返回 青山有绿水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总要改变[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UC小说]https://m.uc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项夏开始了她的家访之行。

    周老师不可能次次都用摩托车带她,她就借了关副校长的电动车,开始日夜不停地练。

    在学校操场上练,在学校门口的山路上练,只要她把车骑出校门开到山道上,那老孙头就战战兢兢地跟着后面。

    在她车子后面小跑地跟着,就怕一个错眼,项夏把车开到悬崖下面去。

    经过项夏不懈地努力,用了十天,她终天把电动车骑得很溜了。项夏骑着关副校长的电动车,开始了上山下乡的家访之路。

    班里三十五个孩子,分布在这大山各处。她一一寻上门,只要没课的日子,就出去家访。关副校长那辆电动车,轮子都被她换了两回。

    把班上三十五个学生家访完,项夏几夜没睡着觉。

    班里三十五个孩子,一大半孩子都是留守儿童。

    平时家里只有爷爷奶奶在,很多老人连字都不认识,普通话都不会说,跟项夏无法沟通,比手划脚的。要不是有学生在,项夏都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

    让项夏觉得挫败。

    项夏问留守的学生,有多久没见过爸妈了。有的说大半年了,有的说好几年了。项夏沉默。又问他们想不想爸爸妈妈。

    孩子们有的说想,有的说不想,有的干脆低头不说话。用鞋尖在地上来回的磨蹭,嘴紧紧抿着。

    项夏心里像有块大石堵着,闷闷的。孩子们对父母心中有怨,而她不知道如何去开解这份埋怨。

    学生们学习热情不高,眼里都是家里的活计。指望家里的老人在孩子们放学后监督他们学习,辅导他们功课,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要把这些学生留在学校住宿,她天天帮着给学生们辅导功课,也是行不通的。

    家里的老人家里的活计,还需要孩子们回去搭把手。

    山里的孩子下午四点左右就放学了,回到家还能帮着家里做些家事农活,是每家都缺不了的帮手。强行把学生留校,家长估计会有很大意见。

    项夏开始想各种办法。

    项夏家坊时,便试着跟各家的家长说他们班会比其他年级晚一个小时放学。

    家长们考虑了一番,也都同意了。

    于是项夏开始利用这一小时,想一些提升成绩的措施。让学生们结对子,开小课堂给后进生补差。让成绩优秀的孩子轮流充当小老师,给大家复课,讲一天的课程和心得。优秀生不仅能温故知新,后进生也能通过强化学习跟上进度。

    课余,项夏又想了各种游戏,拉进与孩子们的距离,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学习热情。
第六章 总要改变[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