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武宗海山崇佛教[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UC小说]https://m.uc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元成宗铁穆耳闭眼的那一刻,大概不会想到,自己辛苦维持的34;守成之治34;,会被后人搅得天翻地覆。这个人就是他的侄子——海山。
nbsp公元1307年,铁穆耳在大都病逝,没留下儿子。按规矩,该从他的侄子辈里选继承人。当时有两个热门人选:一个是铁穆耳二哥答剌麻八剌的长子海山,另一个是海山的亲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
nbsp海山这时候正在漠北带兵,听说叔叔死了,二话不说,带着三万铁骑就往南冲。他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倒是先一步到了大都,还没等站稳脚跟,就听说哥哥带着军队来了,吓得赶紧出城迎接。兄弟俩见面,海山拍着弟弟的肩膀说:34;皇位这事儿,哥来扛,你跟着享福就行。34;
nbsp就这样,海山在大都登基,史称元武宗。这哥们性格跟他爹答剌麻八剌完全不同,用蒙古话讲叫34;巴图鲁34;(勇士),用汉语讲就是34;猛男34;——不光打仗猛,花钱猛,信佛更猛。
nbsp海山刚上台,就干了件让大臣们眼珠子掉一地的事:大赏群臣。凡是在他登基过程中出过力的,不管是将军还是太监,都给升官发钱。他的亲信月赤察儿,一下子就被封为太师,还赏了十万锭银子(一锭等于五十两)。有个叫床兀儿的将军,因为在漠北打了胜仗,直接被赏了34;平江路(今苏州)官田万亩34;。
nbsp有个老臣颤巍巍地说:34;陛下,国库没那么多钱啊。34;海山大手一挥:34;没钱?印钞啊!34;于是,元朝的印钞机开始疯狂运转,短短一年就印了上百万锭纸币。结果可想而知——物价飞涨,一石米从原来的五贯涨到了二十五贯,老百姓手里的钱跟废纸差不多。
nbsp更离谱的是,海山还喜欢搞大型基建。他觉得大都的宫殿不够气派,下令重修;觉得上都的城墙不够坚固,下令加固;甚至还想在五台山修一座34;万圣佑国寺34;,预算就花掉了几百万锭银子。有个叫阿沙不花的大臣实在看不下去,劝他:34;陛下,您爷爷忽必烈当年打天下,都没这么花钱啊。34;海山瞪了他一眼:34;时代不同了,朕要让天下人看看,大元有多富裕!34;
nbsp其实海山心里有笔账:他是靠军队上位的,不把这些武将和蒙古勋贵喂饱,自己的皇位坐不稳。至于老百姓过得怎么样,他暂时顾不上了。
nbsp这还都是小意思,海山崇信佛教的程度,得用34;走火入魔34;来形容了。
nbsp他刚登基,就把西藏喇嘛教萨迦派(s的领袖八思巴的后人,封为34;帝师34;。这个帝师权力大得吓人,不仅管全国的宗教事务,还能干预朝政。海山甚至下诏:34;凡僧人犯法,由帝师处理,地方官不准插手。34;结果有些僧人仗着有靠山,在大街上杀人放火,官府都不敢管。
nbsp有一次,一个喇嘛在大都街头调戏民女,被巡逻的士兵抓住。喇嘛梗着脖子喊:34;我是帝师的弟子,你们敢动我?34;士兵刚要动手,帝师的人就赶到了,不仅把喇嘛放了,还把士兵打了一顿。海山知道这事后,居然说:34;僧人嘛,难免有点脾气,算了算了。34;
nbsp海山修寺庙的热情,比修皇宫还高。他在位四年,光在大都和上都就修了十几座大寺庙,每座寺庙都要请上千个喇嘛来主持。这些喇嘛的待遇高得离谱:每个月能领十石米、一百贯钱,还有专门的士兵保护。有大臣统计过,光是养这些喇嘛,每年就要花掉国库三分之一的收入。
nbsp更荒唐的是,海山还喜欢让喇嘛搞34
第24章 武宗海山崇佛教[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