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大宋全才苏子容[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UC小说]https://m.uc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北宋真宗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泉州府同安县(今属福建厦门)的苏家庄园里,一声婴儿啼哭惊醒了晨雾。这孩子出生时,父亲苏绅见婴儿左手紧攥如握算筹,遂取名34;颂34;,字34;子容34;。谁也没料到,这个闽南少年日后会以34;百科全书式人物34;的身份,在宋史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既是修订《图经本草》的医学泰斗,也是造出世界最早天文钟的机械巨匠,更是官至宰相却以34;积木达人34;闻名的硬核玩家。
nbsp要探寻苏颂的学霸基因,得从他的家世说起。苏氏先祖是唐代光州刺史苏益,随王审知入闽后定居同安,是34;一门七进士,三代五尚书34;的科举望族。苏颂的祖父苏仲昌官至漳州知州,父亲苏绅更是天圣二年(1024年)榜眼,官至翰林学士。这种34;耕读传家远,诗书继世长34;的门风,让苏颂从小就浸泡在经史子集与数理医算的混合溶液里。
nbsp据《苏魏公文集》记载,苏颂五岁能诵《孝经》《论语》,七岁通读《史记》,十二岁时已能为父亲校对《册府元龟》的讹误。最绝的是他的记忆力——十四岁时随父入京,在史馆见到唐代僧一行的《大衍历》残卷,竟能当场背诵其中的算表公式,连老馆员都惊叹:34;此子当继落下闳(西汉天文学家)之业。34;
nbsp明道二年(1033年),十三岁的苏颂做出了一个惊人举动:他将家中藏书按经、史、子、集、技五部分类编目,还在每本书扉页标注34;借阅需洗手焚香34;的规矩。这种强迫症般的整理癖,后来竟发展成编纂《本草图经》的重要方法论——他要求画师绘制药材时,必须标注34;根长几寸花分几瓣气味辛温34;等细节。
nbsp庆历二年(1042年),二十二岁的苏颂考中进士,被任命为宿州观察推官。但他真正的人生转折点,出现在皇佑三年(1051年)——这年他奉诏参与修订《嘉佑补注本草》,与掌禹锡、林亿等学者组成34;大宋药典编纂委员会34;。当时的中药市场乱象丛生:南方的34;天花粉34;被当成北方的34;栝楼根34;售卖,岭南的34;益智子34;常与34;连翘34;混淆,甚至出现过用有毒的34;钩吻34;冒充34;人参34;的致死案例。
nbsp苏颂展现出理科生的硬核思维。他制定了34;三查三对34;原则:查《唐本草》原典、查地方药志、查药农口述;对药材产地、对形态特征、对炮制方法。为了弄清34;海藻34;与34;昆布34;的区别,他亲自到山东登州的海边蹲守三个月,绘制出两种藻类在不同潮汐时段的生长图谱;为验证34;肉苁蓉34;的滋补功效,他在官署后院开辟药圃,用不同土壤和光照条件进行栽培实验,记录下34;砂土日曝者佳,黏土阴湿者腐34;的种植数据。
nbsp最震撼的是他主持的34;全国药材普查34;。嘉佑六年(1061年),苏颂向仁宗皇帝上奏:34;欲求天下道地药材,须令州县各图上状。34;朝廷遂下诏全国各州郡,要求34;每味药材附彩图一幅,并注产地、采集时节、形态特征34;。这场历时四年的普查,共收到1565幅药材图谱和1037条注文,苏颂将其整理成21卷《图经本草》,其中34;人参图34;详细标注了34;根茎如人形,面有孔眼如眼目,须如人形34;的鉴别特征,34;黄连图34;则画出了34;叶似冬青,花黄,根黄而细34;的形态,这种图文对照的科学方法,比欧洲最早的药用植物图谱《纽伦堡本草》早了400年。
nbsp《图经本草》中还记载了一个硬核实验:为验证34;曼陀罗花34;的麻醉效果,苏颂让弟子在不同剂量下尝试服用,记录下34;服三钱,即昏昏如醉,割疮灸火不觉痛34;的精确数据。这种34;以身试药34;的精神,连后世李约瑟都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感叹:34;苏颂的药物学研究,已具备现代药理实验的雏形。34;
nbsp治平四年(1067年),苏颂以三司度支判官的身份出使辽国。当时宋辽关系微妙,辽道宗耶律洪基故意出题刁难:34;闻南朝有苏颂,能知天上星辰几何?34;苏颂不卑不亢答道:34;天球列宿,中国知其名者三百六十有五,若疆域分野,则岁差(注:指地球自转轴周期性摆动引起的星空方位变化)之说,非一时可尽。34;随即当场背诵《步天歌》中二十八星宿的星官名称,连辽朝司天监都惊得合不拢嘴。
nbsp更绝的是他的34;间谍34;操作。在辽国境内跋涉时,苏颂每到一处就用34;窥管34;(早期望远镜雏形)测量北极星的高度,结合《武经总要》中的地图,悄悄绘制辽国的地形地貌图。他发现辽国道宗每次设宴时,总让乐师演奏《梁甫吟》,便推断其34;慕汉文化而心有不臣34;,遂在《使辽语录》中提醒朝廷:34;辽主好经史,然其俗尚武,不可不防。34;
nbsp返程途中,辽人故意绕远路刁难,苏颂却凭借超强记忆力,将途经的34;三十有六渡,川原平衍,草丰水美34;等细节一一记录。当辽使炫耀34;木叶山乃我朝龙兴之地34;时,苏颂立刻反驳:34;按《史记·匈奴列传》,燕、赵筑长城至辽东,当在木叶山西南,此实中国故地。34;一番引经据典,说得辽使哑口无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这次出使让苏颂名声大噪,宋神宗赞其34;文可安邦,武知地理34;。更神奇的是,他将沿途观察到的辽国畜牧业技术整理成《西域牧养法》,建议在河北推广34;牧草轮作34;技术,使北宋的战马存栏量三年内增长40%。
nbsp元佑元年(1086年),五十七岁的苏颂迎来了人生巅峰——他被任命为吏部尚书,同时接到一项更艰巨的任务:重建北宋的天文观测系统。当时司天监的浑仪(古代天文望远镜)年久失修,而王安石变
第8章 大宋全才苏子容[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