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原来我是第一猛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64章 匠造[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UC小说]https://m.uc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br/>
    明日一早南下,没有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却也是日夜兼程,用三五日时间跨过中原,直抵寿春。

    再往前才是长江,才是战场前沿。

    ......

    工坊忙忙碌碌,随着诸葛亮加入,马均长舒了一口气。他是创新型人才,无论什么东西都能整出一朵花,让人惊喜。但在惊喜之外,却是故步不前

    哪怕李云义创造规章制度,要求将记录每日发生的一切,总结经验。可这事儿没人会做,马均毫无经验。他天赋一流,觉得工匠需要的是灵感,只要一个灵感,什么都能搞出来。

    许多东西他会做,却无法解释其中蕴含的道理。

    诸葛亮的存在极大地改变了工坊现状,变得更规范。年纪更小,更稚嫩的诸葛村夫在工匠一道上面并不算多出众,但他却能够将工坊每日发生的大小事情一一记录下来。当夜若是完不成,便在工坊睡下,等到来日在言其他。

    别的不说,但是这份007的工作态度,马均就自愧不如,索性将除了研发之外的一切庶务都交给了诸葛亮处理。整个工部,实际上的管理者是虚岁十八的诸葛亮。

    在三公九卿,荀??瓶氐纳惺樘ǎ?诟蟮敝校?飧?静豢赡艹鱿值木跋螅?词窃诠げ砍鱿帧

    建立不久,原本隶属于李云义亲自领导的工部,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实权人士。马均二十出头,诸葛亮不到二十。

    这一年纪在盛世当中只能从县令一步步往上爬,但在乱世就能扶摇而上。

    没有足够分量的人反对,马均跟诸葛亮的能力又能服众,一切都理所当然。

    诸葛亮照例事多人忙,整日都在摸鱼的马均见到李云义,挠挠头道:“主公来的有些不巧,最近一段时间工坊正在改革,诸多匠造,重建的重心,都在洛阳,而非邺城。若非休沐,微臣此刻在洛阳。”

    他被秦川烈日晒得黑不溜秋,直爽又精细,知道自己主公要什么。摸鱼并非是什么了不得事情,东莱邺城长安洛阳,位于大汉的四个匠造中心运行稳固,根本不需要太过操心。

    研究按部就班,亟需的地方增加人员也没用。大汉没有成体系的科研,一切都在摸索,动作极慢。

    许多突破依赖的都是个人能力,而非整个体系。

    单论体系,大汉的匠造在这个时代位列前茅。但在李云义看来,仍旧不够。

    农业是国家根本,商业是国家支柱。想要让国家强大,就得士农工商各司其职。大汉一贯都是士人为先,其他三类人都可以被当权者随意牺牲,没人在乎小民。

    “改革,怎么改革?”

    李云义跟他谈笑风生,都是老朋友,马均是什么人,不言而喻。这个人是做不出改革这类事情的的。

    不由得,他想到了工部当中的不安份子,诸葛村夫。

    “规范化,记录匠造,挑选人才,推行科技。最最最重要的还是齐公您说的数字。”

    “数字?”

第864章 匠造[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