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原来我是第一猛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8章 怒目而视[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UC小说]https://m.uc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协的口中传出,说李云义无君无父,藐视皇帝的谣言的话。

    那诸如忠心汉室的荀??髫??鞯奈娜四笔浚??僖膊换嵊薪哟ダ钤埔宓南敕ā

    而到那时,对于李云义的发展与壮大,将是最致命的一击。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句话在地方任何时机都很通用。

    李云义不可能放任那些曾经在历史上发光发热的谋士武将们不用,而要一股脑的培养新人谋士将领。

    像后世朱元璋那样,同一村出了淮西二十八将的猛人相比,李云义可不觉得自己就是那样的天命之子。

    要知道元末明初时,徐达和常遇春号称帝国双壁,但他们统统都没有朱元璋这个最厉害的将帅之才牛逼。

    作为穿越者的李云义自忖大局观与战略观经历过数千年先辈们的提炼,和同时代的任何一名顶级谋士,甚至包括卧龙凤雏相比,他都不会逊色半筹。

    但只看大局观和战略观,是没有任何用处的,这个时代的战争,比的不是谁更聪明,而是谁的麾下兵强马更壮,谁的后勤保障能够支撑他完成大业一统。

    朱元璋为什么能够驱除鞑虏?按理说元末农民起义之前,一直到自称吴王时,他都不是最强的。

    前有刘福通顶着元朝主力,一旁还被张士诚与陈友谅包围,靠着鄱阳湖一场水战才奠定了胜机。

    无他,除了依靠天运与自身实力,李云义认为更多的还是依靠的那句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才避免了朱元璋出师未捷,就先被自家汉人军阀给围攻至死的局面。

    同样的,李云义觉得他现在的处境和朱元璋几乎是相差无几,前有狼后有虎,自己被逼在墙角只能闷声发育。

    要不是前面还有董卓这个国贼在顶着,李云义甚至觉得早在他北海郡击退司马惧所部的黄巾乱军时,冀州的袁本初怕是就要对青州下手了

    这对他来说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这也是李云义为什么要拉拢贾诩的同时,还要稳住高杰的最重要的原因。

    所以在太史慈隐晦提出,要向高杰“行贿”,让他不要在董卓面前说漏嘴,并且在皇帝刘协的面前多说好话,看看以后能不能学习曹阿瞒“挟天子以令诸侯”时,李云义竟然出奇的没有反驳。

    因为这件事,确实有可行之处。

    当然,“行贿”拉拢宦官的名声绝不能落在李云义的头上,这种污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给他致命一击,他李云义绝对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的。

    但他不说,这件事却该交给谁去做呢?

    “太史将军,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主位上,就在李云义低眸思考,还没开口说话时,一旁听懂太史慈话中之意的公羊久、彭左等新军将官们却炸开了锅。

    “使君乃是堂堂北海郡太守,更是有着收复乐安郡、东莱郡两郡的伟大功绩,怎能向一个死太监示好?!”公羊久勃然大怒道。

第188章 怒目而视[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