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军阀之新次序缔造者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0章 树大招风[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UC小说]https://m.uc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利益面前,人性总是要经历考验的,纠结很久,凌标还是决定尊崇初心。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自己在乱世立足,要给这个乱世建立新秩序,要行的是道而不是术。

    想赚钱,想增加财富,还得是要行正途。

    所谓正途,首先想到的当然是化工厂。

    化工厂能做什么,化纤、塑料制品,化学燃料等等,都是当时需求量很大的生活用品。

    比如化纤,一个中型化工厂的产能,当时几乎超过了五省的民间手工织布总和。

    这就大大的弥补了,棉布生产的不足。

    生产出来的化纤布料,成本远低于手工织的棉布。

    除了制作军装使用,还可以满足民间的用布需求。甚至还可以远销南方,东部等省份,赚取大量的银元。

    当然销售的事情,自然也是赵四完成。

    自从化工厂投产以后,凌标感觉就好像没有缺过钱。加之农业的高速发展,铁矿的大量开采,冶金业的快速发展,西北五省的物资,完全能满足自身军民的需要。

    所以都是在向其他地方卖物资,很少向别的军阀购进物资。

    和其他军阀地盘之间的经济往来,一直处于顺差的状态。

    除了寇老西有煤炭资源,能在凌标这里赚到些大洋之外,其他军阀都是向凌标流入大量的银元。

    巨大的贸易逆差,让周边军阀深感财政吃紧。不得不又加大了对百姓的盘剥。

    只弄得辖地内民怨沸腾,反抗重税暴政的活动日渐频繁。

    而各地军阀对待反抗活动,又出奇的一致,就是暴力镇压。

    一时间,各地大量民众背井离乡,携家带口都离开故地,往西北五省迁徙。

    也不乏有被迫害者纷纷进京告状。

    弄得各地军阀焦头烂额,疲于应付,又把矛头都对准了凌标,认为一切的根源都在他那里。

    由于大量的民众迁徙过来,让西北五省的人口迅速增长,由原来的地广人稀的贫瘠之地,变成了人口稠密的富庶之乡。

    凌标整日处理军政、发展民生。忙得不亦乐乎。

    眼见形势一片大好,凌标又开始着眼于教育事业的发展,知识就是生产力,发展教育就是发展生产力。

    这是穿越前,凌标在政治课上学到的,现在才明白其中的真谛。

    现在的飞速发展,正是靠着专业人才的知识才能实现的,否则系统就是给了设备也无人会用。

    各行各业都需要专业的人才,军队、农业、军工、工业等等。

    所以凌标决定开办学校,万丈高楼平地起,办教育先从基础教育开始。

    “政府的财政有多少资金?”凌标向时任财政署长的陈沉问道。

    “大约有八千七百多万银元,另外还有花旗国外汇八百余万元。”

    陈沉不加思索的回答道。

    “那拿出三千万银元办学校,每个乡建一所小学,可以整合当地私塾,办中心完小。县城必须要有一所以上的中学,另外在会昌州,陕州、潼州及其余各省省城新建大学,工、农、医及军事、军工各类大学各办一所。”

    凌标滔滔不绝

第70章 树大招风[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