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一九八五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七六二章 收购起点[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UC小说]https://m.uc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为了维护公司股价,增加投资者的信心,PGCA承诺,自上市之日算起,第六大股东PGCA员工持股会持有的配股(1460万股)锁定一年;第一大股东PGNG持有的原始股亿股)和第二大股东GCA持有的原始股亿股)锁定三年。

    nbsp加上万股超额认购权,PGCA一共发行了融资亿美元(扣除发行费用),总股本增加到101.24亿股,总资产变成213.35亿美元,净资产变成192.57亿美元,每股净资产1.90美元。

    nbspPGCA上市当天收盘11.65美元,上涨55.3%,成交36.45亿美元,总市值1179亿美元。

    nbsp

    nbsp“林工,PGCA这次上市融资100多亿美元,计划建设2条45nm晶圆生产线,明年内,BSEC和GCA真的能研发成功45nm浸没式光刻机吗?”

    nbsp8月18日,PGCA在纳斯达克上市融资,受到全球投资者的追捧,张仲谋也妒忌了,台积电如今缺的不是钱和人,而是基建工程快完工了,但拿不到XTnbsp1400i浸没式光刻机,台积电管理层只能干着急;即使BSEC不卡ASML的脖子,XTnbsp1400i浸没式光刻机也要到明年2月左右才能量产,台积电的65nm晶圆生产线到明年9月左右才能量产。

    nbsp到时,市场上已经有了7条65nm晶圆生产线,65nm制程工艺的市场份额已被瓜分一空,素以技术领先的台积电如何从其他晶圆厂商的手上抢回客户?

    nbsp没有客户,投资近18亿美元建成的65nm晶圆生产线就成为公司的负资产,投资者会用脚投票;要是BSEC和GCA明年内能研发成功45nm浸没式光刻机,不差钱的PGCA,一口气就能开建二条45nm晶圆生产线。

    nbsp台积电的晶圆代工技术晚了整整一代,还如何竞争?

    nbsp董事长张仲谋知道后更加着急,来到林本坚的办公室,打听消息。

    nbsp台积电1994年在台湾证交所上市(股票代码为融资了55亿台币(12.9亿元人民币);1997年又在纽约证交所上市(股票代码为TSN),融资了5.95亿美元。

    nbsp2001年到如今,台积电在境内外债权市场上融资了60多亿美元,在台湾地区、新加坡和大陆建成了4条先进制程工艺的晶圆生产线,紧跟晶圆代工行业先进技术发展,保持全球第二的市场份额。

    nbsp随着今年7月,全球第一条65nm晶圆生产线在PGCA量产,垄断了高端65nm制程工艺的晶圆代工生产,全球市场份额从27%上升到35%;此消彼长,台积电从22%降到18%;随着9月,PGCA第二条和TTFAB(曙光东芝晶圆公司)的第一条65nm晶圆生产线量产,PGCA和TTFAB的全球代工市场份额还会上升,台积电还会下降。

    nbsp今年底明年初,UMC(联电)、Intel、AMD的3条65nm晶圆生产线先后量产,高端制程工艺的市场份额将被瓜分一空。

    nbsp全球半导体行业从1976年到2004年,销售额的年化增速是11.7%,在2000年前处于高增长阶段,被行业称为“高成长,弱周期”;从2000年开始,年销售的增速就回到了4%左右,略高于全球GDP增速,半导体行业就成为典型的“低成长,强周期”。

    nbsp根据WSTS的数据,全球半导体销售额自2001年一季度开始同比负增长,直到2004年第二季度销售额才恢复到2000年第四季度水平,如今还处于快速扩张周期,收缩周期大概从2007年中期开始。

&n

第一七六二章 收购起点[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