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税役[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UC小说]https://m.uc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r/>
原本其实还好,可如今的达官显要们把驿站的“堪合”,当成了单位食堂的饭卡一样到处送人,不管什么人都能来用一下,百姓负担极重。
民壮役就简单多了,可以理解为服兵役。
许平理解了如今的徭役制度以后,便察觉到里面有问题。
最根本的一条:如何规定每个人应尽多少份额的义务呢
现行的税役法给出的答案很简单,按丁口算。
百姓十六岁就可以为国家效力,直到六十岁退休,在此期间便算作一个“丁”。
家里有多少丁就出多少力,不想出力出相对应的钱也行。
看似公平,其实不公平。
对有钱的大户人家来说,有的是瞒报不报的手段,十丁报一丁的都算有良心。
穷苦百姓家的孩子比富人家只多不少,收入贫瘠不说,要缴纳的丁银却几乎都摊在他们头上,几乎都被沉重的税役压的喘不过气。
这样一来,越来越多的穷人通过投靠到有特权免税役的乡绅甚至藩王家中逃避官府盘剥,是为隐户。
我连户口都不要了,没有权利自然没有义务。你怎么收我的税,逼我去服役?
可摊派下来的税役是固定的数目,人数越少,每个人的份额就越大,越安分守己的百姓越苦不堪言。
许平甚至听闻,有些本就贫困的偏远地区已开始不断爆发小规模的农民起义。
这可不是好兆头,尤其是如今的天气越来越冷,灾荒就在可预计的不远处了。
当然官员中也有有识之士,已经有不少地方官府自己想办法调整了。
丁银乃是地方财政,各凭本事收取。
譬如淮安府,实行的是北方诸府流行的办法——把每户人家分等。
地方上会综合每一户人家的资产状况,从上上、上中一直分到下中、下下,总共九等。
然后税役便也按此来分,富者多出,穷者少出。上上之户所出,可抵下下之户近二十倍。
在许平看来,这确实是一种不错的办法。
但任何好的政策都需要好的执行,否则就是空中楼台镜花水月。
只说户等的评定,就有不少问题。
暗箱操作都不用提,只说朝廷定的五年重新评定一次,真正做到的就极少。
重新评定户等是一件工作量极大,费时费力又不出功绩的事,中下层官吏的原始推动力就不足。
况且这件事做起来无比的得罪人。
若原是上上之家,一场大火破败成赤贫,你给他重定成下下户,他也不会感激你,因为这本就应该。
可若是下等人家发了迹,谁又愿意年年多出二十倍的血汗银子送给官府?强行定他个上上等,便是赤裸裸地得罪人,于己没有半分好处。
所以大家都得过且过,只要能收上银钱就好,谁口袋里出有区别吗?
许平回想从记事到中举期间,二十年来也从没有人来给他们重新定户等,一直都是李忠最早报的上下之家——第三等。
许平不怕得罪人,他打算做点事。
第二十七章 税役[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