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再起大明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阴谋阳谋[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UC小说]https://m.uc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勉强安抚了李忠,许平没去县衙,先去了县学。

    县衙现在就像一张大网,自家在明,对手在暗,许平当然不会傻乎乎的指望凭着一腔热血去说服他们放人。

    “教谕。”许平躬身行了个标准的弟子礼,又低头酝酿了一会才开口:“学生今后可能不能来上课了。”

    教谕相当于县学校长,清河县教谕姓吴,一向对许平这个新进学的学生印象很好。

    许平进学时间虽短,却干脆利落地在选拔中考了一等靠前,获得了参加乡试的资格,不得不说很有读书的天赋。

    更难得是他得志不骄蛮。已是瞎眼可见的前途无量了——就算中不了举也大概率会被推荐去国子监深造,对县学的先生们依然毕恭毕敬,大家暗地里都很看好他。

    “可是家中出了事?”吴教谕关切地问道。

    许平悲怆哽咽:“吾弟遭人陷害身陷囹圄,学生要去县衙鸣冤!若不能申冤昭雪,学生就一头撞死在堂上,以明心志!”

    许平向来彬彬有礼不急不躁,突然发作起来倒把吴教谕吓了一大跳。

    他顾不得师道威严紧紧拉住许平衣袖:“仲匀,万万不可冲动,有何冤枉不妨先与我说说。”

    仲匀是许平的表字,进学时自己取的。

    许平便把事情夹杂自己的猜测说了一遍。

    吴教谕听罢气愤不已:“郑员外好歹也是熟读圣贤书的一榜举人,怎能做出如此伤天害理之事!”

    许平眼神如刀,意有所指:“吾弟勤劳木讷,乡邻尽知。却不知郑坡是如何蛊惑了县令大人,才让他相信这**害命的鬼话。”

    听许平提起县令,吴教谕渐渐冷静下来,心中打起了鼓。

    县学的先生虽然受百姓们尊敬,但说句实话,连他这个领头的教谕都只是个不入流的底层官员,在官场上实在无足轻重。

    而俗语有云:破家的县令,灭门的府尹。

    吴教谕虽同情许平,却也知道自己在七品正堂面前没什么分量。

    怕什么来什么,许平下拜道:“学生有不情之请,望教谕成全。”

    吴教谕心里咯噔一下,脸上有些僵硬,嘴上却不能失了体面:“仲匀但说无妨,老夫若有帮得上忙的,定不吝施援手。”

    许平郑重说道:“学生此一去吉凶难定,所以想请教谕开恩,允许同学们随我一起。学生父母早逝又没有妻儿,万一有了不测,也好有人给我收尸。”

    许平已明白告诉他此事与县令有关,若是其他生员也牵涉进去惹了张县令不快,自己这个教谕少不得要吃挂落。

    可吴教谕略一思索便咬牙道:“好,相信县令大人定会秉公断案,同学们去旁观料也无妨。”

    其实县学对生员的控制力有限,毕竟只要能考上举人,其他的都是末节。水平高的学生和少数富家子弟,迟到早退甚至不来也是常事。只要逢年过节“心意”到位,先生们也不管,谁也不愿得罪人。

    许平要找相熟的同学陪同,本也无需谁同意,直接一起旷了课便是。吴教谕觉得许平特意拜见自己纯粹是出于尊重,内心还挺感动。

    况且不用亲自下场得罪县令,他也就没什么顾忌了。

    吴教谕已年过半百,又只是举人出身,官运亨通四个字本也跟他从来没有半分关系。凭着数十年教书育人的名声,一县教谕也就到顶了,既上不去也下不来。这次拼着开罪县令帮许平这个忙,想来以许平进学时束?的手笔,也不至于让他吃亏

    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恒古之理。此时卖一个人情,万一许平今后的科举之路顺利呢?怎么看都是上等买卖。

    吴教谕的决定没有出乎许平的意料,或者说本就在他的计划中。

    进城路上他就想过了,对方蛇鼠一窝占尽优势,连裁判都是他们的人,自己单枪匹马杀过去怎么赢?

 &n

第二章 阴谋阳谋[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