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诸天从秦时明月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1章 秦时天下[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UC小说]https://m.uc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每一个时代有自己的特点。

    代表着一个独立皇朝对待天下人的态度。

    而秦朝。

    移民,建设,酷吏,便是这个时代的主基调。

    嬴政下令天下良民北迁。

    于是乎,楚国,燕国,魏国,齐国,韩国,赵国等六国旧地的百姓,便开始了漫长的北迁之路。

    所谓的良民必须要干干净净的百姓。

    必须和各国勋贵没有任何的关系。

    江南鱼米水乡之地,北方多是荒岭山川之地。

    便是关中之地有郑国渠引泾水东注洛水,养育了关中一方水土。

    可秦国实行军功制度,该封赏的早就封赏完了。

    但还是有数百万的良民被迁往了北边。

    陇西、上郡便成了上上之选。

    而这些人想要在北方生活下来,就必须要自己去开垦良田。

    在这个时代。

    地域的歧视程度远远要比想象之中要严重一百倍。

    楚人,燕国人,魏国人,赵国人,齐国人,还有秦人。

    很多人都是这么自称的。

    也包括很多燕国人对齐国的仇恨。

    也包括赵国人对秦人的仇恨。

    仿佛根深蒂固的印刻在这些人的脑海中,包括那些百姓的脑海中。

    移民对秦国来说,是一种开天辟地般的壮举。

    六国真正不休,也战乱不朽。

    在山野之中,城邦之间,就有动人的流言在传荡。

    咸阳繁华,吃的馍馍,牛羊遍地,百姓富足。

    还有很多很多的励志的小故事。

    有个赵人来到了咸阳城,被咸阳的繁华深深的吸引,看到咸阳的百姓们吃的羊肉,顿顿吃肉,还有馒头烧饼,兴奋不已,觉得自己来对了地方。

    就在咸阳城外的居住了下来。

    周边的邻居们对这个赵人很好,亭长也很好,给了这个赵人十亩田地,并租用了牛耕地,分发了种子让赵人种田。

    当年这个赵人便丰富,加油富足的粮食装满了自家不是很大的仓库。

    这个赵人心怀感恩,缴纳赋税之后家中余粮颇多,感谢村里的邻居对自己的帮衬,便一家送了一碗白面。

    邻居们对这个赵人更加的照顾。

    三年后,赵人盯着自家的粮仓,竟有三旦的富粮。

    心怀感慨,感念始皇,便在咸阳城外重重的磕了三个头,高呼吾皇万岁。

    嬴政听闻后,亲自召见了这名赵人,问及来历。

    赵人决然道:‘我以前是赵人,被贪官剥削,被地主欺压,抓虫刨草根而食,来到咸阳后,我顿顿有肉,每天吃的很饱,家中还有三旦余粮,这一切,都是我加入了秦人所带来的。

    “所以我现在,不愿意再当赵人,我是秦人。”

    嬴政闻言,感慨道:“无论是赵国人,楚国人,魏国人,还是燕国人,齐国人,韩人,那都是我大秦的子民,也是我华夏的子民,天下百姓,本为一家,朕绝不会亏待任何一位朕的子民。”

    随后。

    嬴政赏赐了赵人一头牛,一辆车,一架农具,还有一百亩良田。

    赵人感谢,随即呼朋唤友,让昔日同乡尽数搬来。

    不到三年。

    同乡感谢赵人,又在秦国官员的帮助下,新立了一座村落,并成为了亭长,掌三四百户人家。

    在楚国旧地,叶天骑着被削弱的霸龙仙尊前行,路过一处乡里时,听到了这样的传言。

    这样的传言被他称为流言。

    因为村子里面的人在听到之后,觉得咸阳城真的非常好。

    前往咸阳城的人也获得了美好的生活。

    应该去。

    不少人也是这样认为的,所以一群人在村子里的亭长处报备之后,就开始了漫长的迁移之路。

    多年的战争已经让他们无家可归了。

    为了活着,他们必须要找到一处可以生活的地方。

    叶天认为这是嬴政的诡计。

    如此,就能不费一兵一卒,让无数人自觉的移居咸阳。

    到时候这么多人的去想,那就不得而知了。

    毕竟,一个咸阳也装不下那么多的人。

    这是极其高明的哄骗之术。

    至少稍微聪明一点的人就能明白,流言所说,是假的。

    只是这么多人,没有一个看明白的,后者也不想看明白,就往咸阳而去。

    这场大迁徙规模庞大,也是嬴政对六国旧土的再一次瓜分。

    旧有的贵族们开始一个一个的崩溃。

    只有一些堪称是豪门的家族,才在这场大乱之中保存了下来。

    而离开家园的人们所遗留的下来的土地。

    却被统计了出来。

    在灭六国之战之中,有太多的将士立了功劳。

    六国国土的无边。

    秦国的将士成为了享受这场盛宴的得益人。

    开始大规模的进入了这些地方。

    老秦人在遍地开花。

    新秦人们还在撞破脑袋,冒着风险的前往咸阳城。

    而这,就是秦国对待六国旧地的策略。

    这并不意味着秦国放弃了这些地方。

    每每有村落聚集,城镇汇聚,那都是一代代人们的选择,是适合生存的地方。

    走了一部分想要勇敢投入秦国怀抱的人。

    剩下一部分徘徊不定,对秦国抱有敌意的人。

    接下来。

    便是工程浩大的建设队伍。

    嬴政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轨道路已经很多年了。

    而这其中。

    最恐怖的一条便是道路建设。

    留下的人被官员们征入了这建设大军。

    于是就可以看到,很多很多的人在修建道路。

    秦驰道并不是一处。

    秦驰道连通着北方,也连通着南方。

    连通着六国旧地之中一些重要的城池。

    这是一个极其浩瀚的工程。

    修建秦驰道的并不是简单的平整出一条道路。

    这样的工作其实根本不用做,行走的车马多了,自然形成了道路。

    但是秦驰道的要求极其的严格。

    需要掘开路基至少三尺。

    然后用热土,炒熟的土填埋道路,然后服役的人们开始在道路上碾压。

    碾压到寸草不生,碾压到无比的平整。

    等到车马没有颠簸之后,一段秦驰道才算是正式的完成。

    这样的工程。

    遍及大江南北,江河两岸。

    秦国的军队无处不在,也似乎无处不有。

    督促着秦驰道的建设。

    大多数情况下,秦驰道的修建都是就近征调附近的百姓。

    但除了这些之外。

    这些百姓们还要接受徭役。

    乡里的青壮男子,在朝廷的命令下达之后,就要在亭长,乡长的带领下,北上。
第121章 秦时天下[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