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无字江山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78章 搜神[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UC小说]https://m.uc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当舜五十岁时,尧帝把天下大事托付给他。他总摄大权,统领百官,作了一系列轰轰烈烈的大事业。他向尧帝推荐了高阳氏苍舒、叔达等才子八人,谓之\"八恺\";接着又举荐了高辛氏伯奋、促堪等八位能人,谓之\"八元\"。

    这十六位贤人帮助他辅佐尧帝,把天下管理得很好;他在举贤任能的同时,又把使势倚强、横暴不法的\"四大凶神\"作了惩处。把号\"穷奇\"的共工流放到幽州,把号\"浑沌\"的欢兜发配到崇山,把号\"桃杌\"的鲧囚贬到羽山,把号\"饕餮\"的三苗驱逐到三危,于是天下大治大安。尧帝整整用了二十七年的时间对他进行考察、培养和试用,直到完全可以放心了,这才把天下正式禅让给他。

    舜受尧禅,在蒲坂即帝位,就以蒲坂为都,为有虞氏。舜帝即位,因政绩卓著,传说天上有五星化为五老,游于蒲坂,舜以师道尊之。今永济有\"五老峰\"和\"五星湖\",就是这个故事的遗迹。

    那时洪水泛滥,舜帝命禹治理,禹治水有功,就拜禹为司空,总理百官。他又请懂得稼穑的后稷管理农业,契管理教育,皋掏管理司法,垂管理手工业,益管理出泽,伯夷负责天下的典礼,夔制谱作乐,龙传达君主命令:谓之\"九官\"。

    在坝河的河岸上,有一处舜家粮仓。秋天到了,眼看就要秋收。后娘便分派舜去打扫修补粮仓,说要准备秋收屯粮。因受后娘的虐待,舜常常连饭都吃不饱。这一天,舜一早就来粮仓清扫修补干活,已是日过中午还没有吃上早饭,又累又饿,禁不住倒在仓楼上昏昏睡去。

    正当他睡得香甜之际,忽然被粮仓内燃起的熊熊大火惊醒。时值初秋,骄阳当空,偶尔还伴有阵阵河风吹来。舜见仓房起火,不知有加害阴谋,左冲右突,想补灭大火。怎奈这火借风势,风助火威,眼看救火无望,不得不舍弃仓房逃命。可他万万不曾料到,唯一能出进的大门早已被后娘锁上了。

    情急之中,忽听房后有人大喊:舜哥哥请速上房顶从房后槐树上避难!舜遁声迅速顺石梯上了后楼,翻上房顶,来到后檐,见恰有大槐树一枝直伸后屋房檐边上,仔细一看,原来是小妹?ㄊ终?诖蠡笔魃霞钡弥毕蛩?惺帧

    舜来不及多想,伸手揪住槐枝猛的一甩,一个千秋便荡上了大槐树。这时,只听得?ㄊ中∶帽呖薇咚担核创蟾缬兴?幌??舛际锹杪枭柘碌募颇毕爰雍τ谀恪P矣写蠡笔骶饶阈悦?D闱?虿豢沙鋈ィ??乔肓撕眉父鲎莼鸫蠛夯故卦谇懊派希??籽劭吹椒孔由战?诺梅殴?U饫镂掖?烁闪父?愠浼ⅲ?愀辖襞郎鲜鞫ザ愎??牵?鹊教旌谔用?グ桑

    舜侧耳默听,打心里十分感激妹妹的真情实意与良苦用心,遂爬上树顶躲藏起来,暂且不表。却说舜逃命之后遭数劫而大难不死,遂后时来运转,贵为帝王,终成大器。

    一日,舜来到曾搭救过性命的大槐树下,焚香叩拜,封赠大槐树为万年神树。常年结籽,青皮不老。世人发现,槐树无论是在酷热的炎夏还是在寒冷的冬天,其皮常青,枝繁叶茂,年年结籽。据民间传说,就是受过虞舜帝的拜封之故也!

    舜王碑的传说舜王碑,人称“舜王龙碑”,上刻七个大字“帝舜有虞氏之陵”,原在三分石上,后迁至大阳溪边的舜庙之侧。迁移之因,也有一个传说。相传帝舜时,九疑山出了九条孽龙,盘距在“蟠龙洞”、“九疑岩”,危害百姓生灵。帝舜闻之南巡,走了三湘四水,看了五岭三山,终于来到九疑山间。

    他带领百姓大战三年,斩杀了九疑岩里四条龙;接着大战三年,斩杀了蟠龙洞里的四条龙。又大战了三年,方斩杀了三峰石天湖池里的老蛟龙。帝舜连续苦战了九年,积劳成疾,终于病倒在三峰石下。在他临终之时,大臣皋陶问他有何吩咐,他说:“不可厚葬,只要三峰石下选一黄土高地,瓦棺布衣掩埋即可。”

    最后他手指三峰石上的天湖池,龙驾归天了。

    舜死后,人们刻了块3000斤重的龙碑立在三峰石下。皋陶心想,此地太险恶,迁到大阳河边为好。启灵这天,碑太重,三十个壮汉都抬不动。这时,几只白鹤从天空飞临,两头大象从地上走来。大象用鼻子卷起墓碑就走,白鹤在前面引路。

    当走到熊家山黄龙洞前时,突然,从洞里出来一个白发老人,笑着说:“生在帝王城,死在九疑山,白鹤来引路,大象来抬丧。”说完摇身变成一条黄龙,张牙舞爪,不让葬在这里。大象只好又向前走,过了马蹄坳,穿过大桑塘,来到一座大石岩前。这大石岩十分奇特,高300丈,直上青天。

    岩形状似龙,龙角龙眼龙须龙牙俱全。山下西边有两口龙泉。白马仙人还将峰顶用乱石堆了一顶王冠,一条玉带放在山上。这真是龙潜凤栖之地。大象将龙碑一放,碑即入地3尺,端端正正立在中间。

    于是,将帝舜龙体下了石坎,砌上瓦棺,成群白鹤,众四面八方衔来紫蚌壳,放满瓦棺,这就是“瓦棺贝冢”的由来。皋陶结庐为庵,一直守护在舜陵前。死后化作一棵青松,长在墓边石岩上,像一位将军威然屹立,侍卫着长眠地下的舜帝。

    尧帝去世之后,舜帝办事更加谨慎,他征聘贤人辅政,立诽谤之木,设进谏之豉,让人民提意见,以改正自己的过失。他又让乐师制了九抬、九韶等古乐。因用箫笛演奏,故称\\\"箫韶\\\"。这种古乐,雍容典雅,清扬婉转,演奏起来,据说凤凰也会飞来起舞的。

    舜帝本人也很爱音乐,他的古琴弹得好极了。有一次,他登上熏风楼,面对浩渺的百里盐池,弹唱着自己谱写的《南风歌》

    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译成现代汉语是:

    南风多么和薰啊,

   

第278章 搜神[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