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诗出有因[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UC小说]https://m.uc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r/>
“传阅度一高,在学校内就产生了很多质疑,尤其是文学院内的一些学生,就拿着刊载的一首诗过来找我,对这首诗的作者提出了质疑。”
除了唐诗宋词,我还是头一次阅读到如此有深度的古诗,于是好奇问:“是哪首诗?”
王值指着我和苗淼面前的一打a4纸上手写的诗歌集:“这首诗不在24章经之列,争议太大,被我剔除出来......与诗人顾城的那首《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形式颇为相似。”
苗淼这时已经将双手搭在餐桌上,催促道:“快说!快说!到底是什么诗?”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王值脱口而出,听得苗淼表情凝固了起来。
“这不是一个高晓松说的吗?”苗淼诧异地望向自己的小姨夫,忍不住提出质疑:“难不成是高晓松引用别人的诗句?”
这经典的话我也听过,而且王值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已经带着深深的怀疑百度这首现代诗。
“就目前网络上查询的线索,这句很经典的短诗确实出自高晓松!”
我将自己在百度上搜寻的出处拿给王值看,王值向我摆摆手道:“我也查过了,网络上的一致答案都是高晓松......可偏偏我那学生却说这首短诗是他的杰作,而且为了证明这诗是他自己写的,就把自己所有的诗歌作品拿了出来!”
这时我已经忍不住好奇,将十多张a4纸装订的诗集简易稿翻阅起来,简单阅读之下,佳句频出,看得我震撼不已。
诗歌风格从汉乐府到现代诗都有,其中不乏“天地有道,秉承自然”、“春风不拂我,疾步自生风”、“若问我眼中为何无神,只因我不想被繁花迷乱双眼”之类的佳句无不彰显其人才华,其中很多诗句即便是放在盛唐时期,也足以传唱流传。
我几乎是每一首诗都认真读完,酣畅过后我由衷感慨:“真是好诗,佳句偶得易,频出难!”
王值激动得一拍大腿,仿佛憋了许久的他终于觅着懂诗歌的知音,于是又跟我和苗淼絮叨起来。
“如果这个学生一两首写得不错,我还可能怀疑他的诗句是东拼西凑或者搬运前人的,可当他将这些诗全部呈现在我的面前时,我当时就觉得高晓松传播度很高的那句短诗是出自他的手笔。”
我见王值教授讲述前因后果的时候总是一脸复杂的表情,于是问道:“那您自己对这个学生怎么看?”
不知道是不是我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王值认真地看了我几秒,然后似乎深思了一会儿,对自己的这位学生概括道:“能凭借高考考入我们庐师大一本院校的,自身水平放眼全国院校算不得差,但也不至于被那些211、985院校甩开太多,就这名学生在学校的总体成绩来看,中等水准,文学水平单从诗歌层面上来说,挺高的。”
警校出身的苗淼对文学类专业院校不甚了解,听着自己小姨夫中肯中又透着些许模棱两可的回答,忍不住好奇问:“那这......挺高的,到底是啥子水平?”
这种问题实在不好解释,由于我们讲的是中文,从小学的是汉语,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又使得咱们国家的汉语分为现代汉语和古汉语,古汉语中最典型的就是古诗歌和文言文。
有的人天生阅读能力强,理解能力突出,但是遇到古代的文言文就一个头两个大,但有的同学从小就喜欢古典文学,不但理解古文的能力强,模仿古人吟诗作句的能力也强,也就造就了一些人的长处,从而在自己的突出特点上成就一番文学造诣。
“这个问题怎么回答呢......”即便是研究了大半辈子的古典文学,王值教授也给不出苗淼最完美的解释:“文学这种东西很讲究天赋的,有的文学大家可能一辈子也写不出一句佳句,可他们在注经译书上造诣出众......相反的,有的人天生就才华横溢,良言佳句张口就来,可你要问他潜词造句用的什么手法,属于那类语法,他们也是一窍不通......这东西我研究了一辈子,到现在都搞不懂,后来我也懒得去深究,只能概括为天赋。”
强如知识渊博的大学教授,也有完全答不出来得问题,由此可见做学问的严谨性是多么的重要。
“那照此说来,您的这位学生还真是天才,搞不好将来还是中国文学界的大诗人。”话到这个份上,苗淼也只能这样强行自己给自己解释。
“也许吧~~~”
王值教授的语气不是那么肯定,他将放在我们面前翻阅很多次的稿子继续拿起来,指着其中一首诗道:“后来,又有学生提出质疑,说一个富裕之家,得有什么样的心境才能写出‘穷潦当街乞,不死终出头。春风不拂我,疾步自生风。这样的句子?”
“我是搞文学文献研究的,诗需要才,更需要特定的环境激发人与环境、自然的共鸣......所以当我用清醒的头脑再去品读、思考这些诗句时,也不禁产生一个疑问......这些诗真的是一个年纪二十出头,意气风发的小伙子的写的吗?”
第3章 诗出有因[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