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笑向槐花问前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1章 姜茂云归家[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UC小说]https://m.uc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往山上去的路才修了一小段,卡车爬到这儿就得止步了,机器在绳子的牵引下借用原木搭成的轨道缓缓地滑下来。

    一间屋子大的铁家伙啊!到这时,社员们才真正想象出了厂子是什么模样。

    不用李钧说话,姜茂民和孟春华他们那伙子人,就一人一根扁担的扛起来将机器给看住了。

    没错,扁担,自从发生上年那事后,这帮子人巡逻时都是人手一根扁担,不少还都是新做的桑木扁担,农村有说法,“柿木案板,槐木椽,桑木扁担用万年”,桑木扁担结实耐用有韧性,打起架来趁手,关键陆知青还说了,扁担不是武器。

    巡逻时,将扁担横担于双肩,一手一头将铁钩子拢手里,像螃蟹。

    从山上下来时一人捎上两捆树枝子,钩子上一挂,晃晃悠悠,又成了货郎。

    “机器先放放,三儿、春华,你们看好,这玩意儿沉,没人偷,也偷不走,不是等着修路?不要紧,等栽上藕全大队男劳力一起动手,修路、架原木!”姜老头揩一把汗,抢在李钧前头把应承的话撂下。

    有了那些种藕顶着,老头豪迈的很。

    免费的劳力到手,李钧乐意的很。

    凭着构想和蓝图联系兄弟单位,有了兄弟单位再招工,招来工人开山伐木凑原料,有了原料进机器……这种倒叙式的建厂方式阁下可见过?

    没错,李钧他们就是这么干的!

    一步一步画饼充饥,把一分钱掰成两半花,能用免费的劳动力,绝对不花工钱雇人!

    半车种藕换一条路,值!

    什么叫架原木?架原木就是铺路轨。

    说起这个,就不得不说说周大工程师,路不好修,最主要也是为节省资金,周大工程师就模仿铁路的轨基模样,砍了粗细均匀的松木首尾相接固定到地上,平行的两条,顺地势而走,该拐弯儿拐弯儿,该起伏的起伏。

    再给装石头和装石灰的木车焊上带有凹槽的轮子,轮子卡上原木,用人力前拖后推,成就了一个“轨道人力车”。

    为这个,他们已经铺设了一段并做了实验,上坡时使使力,木车装上石头还能跑的哗哗的;

    下坡段除了平行木还加了横木,将车厢底部轮盘似的刹闸往下一放,“咯噔,咯噔……”有节奏的走,人只要控好方向就行。

    实验成功,简易的半自动化。

    不知道赢得了多少人的叫好。

    栽藕。

    别看有二十麻包的种藕,但想栽满四个池塘还是不够。不怕,这东西会自己往外发,稀稀的种,大不了今年收的藕全留种!

    这就看出了当初周炳和兆钦将四个池塘如此规划的好处,栽这里时把水那处放,栽那里时再把水往这处引。

    有了那种油菜的经验,这回不等兆钦拿着农书指教,姜老头就自己跑过来跟赵琳要杀菌杀虫的药。

    好嘛,她这不光是能给人看病也能给农作物防病了,想想祖父和父亲在福省干的也是这活,赵琳又释然。

    给种藕杀菌消毒,再给池塘撒上生石灰,村里的男劳力一起挽了裤腿下了水,一尺厚的淤泥,正适合莲藕生长。

    这活计轻松

第351章 姜茂云归家[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