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王伦之我的梁山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1章 一句惊醒迷中人[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UC小说]https://m.uc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皆大欢喜。

    一时间小院里充满了生气。

    于是这个中午便吃了一顿合家欢的团圆饭,让这个萧瑟的冬日不再冷。

    饭后,王伦便和朱贵、阮小七讨论如何展开下一步的工作。

    在他提出无数个能赚钱的行当、包括思考过的贩盐、制酒时,两兄弟也在深思。从梁山到开封,这一路他们都亲身走过看过,大致地对这个时代的需求有了了解。对王伦自己提出自己否决了的贩盐、制酒生意,阮小七很奇怪地问:“哥哥,为何不可?”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为何不可?盐、茶、酒都是朝廷专卖,非“官商”资格不能伸手啊,否则要杀头的!

    但是阮小七一句话便让王伦如提醐灌顶:“朝廷本来就以我们为匪啊!”

    呵呵,着相了,他忘了自己现在的身份已经不是后世遵纪守法的好公民,而是这个时代占山为王的贼寇!

    左右都是贼,抓着了都是一刀,不见得贩盐、制酒的罪名比梁山贼人更重!

    要想赚快钱赚大钱,什么是朝廷不允许做的,偏要做什么!不见后世有一句话说得好:“赚钱的方法都在刑法里写着呢。”

    思路一下子就打开了。

    所以说,别以为有千年的历史沉淀,就认为古人不如今人。堂堂的大学本科生王伦,在如此重大的决策问题上竟然需要不怎么识字的阮小七的指点。

    顺着思维的发酵,王伦记起来了,曾经的梁山好汉中就有贩私盐的。

    水军将领混江龙李俊,原是扬子江船上的一个艄公。但他从来不安于现状,跟人贩卖私盐,卖着卖着,年纪轻轻就混成了揭阳岭的一霸,而且成为揭阳三霸中最具有领袖魅力的一员。

    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贩私盐很赚钱?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这话没有瞎说,是有明确的依据的。

    揭阳三霸,张横张顺兄弟一伙,李俊李立童猛童威一伙,揭阳岭穆弘、穆春一伙,各有特色。

    张横张顺兄弟凭借超出常人游泳技术几乎统治了整条揭阳江。他们开始在揭阳专门干的是“私渡”营生纯粹就是个开黑船的,属于底层的“贩夫走卒”行业内的一员。

    来往客人如果没有走陆上,选了水路,而且还没有坐正规的官船,恰巧乘坐了这兄弟俩的船,那这条命可就等于踏入了鬼门关。船到水中央,两兄弟就掏出匕首,开始杀人劫财。

    后来张顺由于水性极好,在江州浔阳江边做鱼牙子也就是垄断当地河鲜生意的团团伙儿的老大。

    当李逵想要去讨活鱼的时候,那些渔夫们都说了,必须他们的鱼牙子(张顺)放话才能卖给他们,而且打起群架来也是毫不犹豫,显然也不是善茬儿,绝不是纯粹的渔夫。

    穆弘和穆春兄弟二人在揭阳岭堪称镇中土皇帝。政府职员委任按理说是应该朝廷钦点,但到了揭阳就不一样了。穆弘可以通过自己手腕,决定揭阳的政府职员是否能实际到任。

    这还不算,但凡是在街上开市摆摊做生意,都得到穆弘家先做登记,然后才能经营,如果没有去经营,连在大街上要饭乞讨都是不允许的。因此揭阳镇中只知有穆弘,不只有大宋皇帝这一说。

    宋江初到镇上时,仗义疏财的习惯没改掉,就因为给了正在“无照经营”的薛勇点琐碎银子。当时宋江惹了穆春,然后薛永又狠狠的给了穆春两下子,看似赢得了这场纠纷的胜利——但是他们想的太简单了,这麻烦才刚刚要开始。

    后来发生的事情大家也都很熟悉,他们走遍揭阳岭,却没有一个商家敢收留他们,甚至买点吃的讨碗水都不行——要知道这仅仅只是片刻之间就传遍了全岭,而且那时候可没有手机,一个电话通知各处就完了,那都是需要找人一一传话的,从这个效率就可以看出,穆家在这里的能量有多大!

    塔读@

第141章 一句惊醒迷中人[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