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金明池赛的故事[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UC小说]https://m.uc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张三是本地人,王伦便聊起金明湖赛之事。
原来金明湖是开封城西北的一座大湖,周世宗时为了征服位于水乡的南唐,便在开封外城西墙西侧挖了一个人工湖,内部水战,就像汉武帝在长安建昆明池一样来训练水军。
因为引入的是金水河的水,宋太宗赐名金明池。
不过随着国家进入承平时期,金明池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军事色彩逐渐淡化。后来朝廷在这里修建了亭台楼阁,种植了垂柳和树木。到太平兴国末年,原本的军训基地已改造为宴会旅游的皇家花园,原来的军训项目也演变成了娱乐水戏表演,包括水战、百戏、竞渡、水傀儡、水秋千、龙舟竞赛等。
每年定期举行水戏,清明节那天开始,宋人称之为开池,时间为一个多月。
宋朝百姓在这段期间都可以游玩,官家也通常参与,所谓与民同乐。在这一点上,北宋政府还是很有人情味的。不像后世,但凡有点名气的山川湖泊,都被资本重重围着,不刮点钱下来誓不罢休,更可恶的是还以保护景区的名义。
这么一场声势浩大的水上乐园活动,怎能少得了文人墨客、群芳争艳?那一个月不但是青楼生意最好的时间,也是文化活动最热闹的时期。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此前的崇宁年间,以樊楼为首的正店为了吸引客流、扩大知名度,通过大词家周邦彦之手,在金明池边举办了一场诗赛,打造了以李师师、赵元奴等为乎的歌舞十大头牌,享誉东京。
他们在金明池上吸引了众多的眼球,也很樊楼的生意跃上顶峰,俨居东京七十二家正店之首。
其它正店见了,也决定分一杯羹,于是在第二年的金明池上又进行了新一轮诗赛。由于参与者众多,质量又好,并且规则日益贴近娱乐需求,名声一下子打响了。
从此金明池诗赛也成了东京的一个活招牌,堪称北宋版的“好声音”,具体的规则如下:
选拔赛,分为两组。
第一组是“小唱”选手。小唱属于雅唱,姐们的唱词要玩高雅的,比如“慢曲”、“曲破”,类似今天的美声唱法。选手载歌载舞,自个儿用手或拍板打节拍,旁边的乐手用?篥、龙笛、笙伴奏。选手要唱出雅调,“声音软美”,节奏徐缓,一板三眼。
据北宋文娱榜发布人孟元老记载,李师师、徐婆惜、封宜奴、孙三四一路过关斩将,冲进小唱组四强。其中李师师独占鳌头,代表唱《少年游》、《兰陵王》及《大酩》、《六丑》,均是周邦彦友情作词的,这曾让文青徽宗娃极度眼红。
第二组是嘌唱。嘌唱就是通俗唱法,唱歌曲,唱曲儿,唱小令。用鼓板伴奏,急管繁弦,活泼恣纵,就像今天的《辣妹子》、《过年好》之类,热闹,俚俗,老百姓喜欢。开封的嘌唱代表是张七七、王京奴、左小四、安娘、毛团等。
美人载歌载舞,文人骚客干什么?品评!他们把选美称之为“品花”,选美比赛则是称之为“花榜”,是不是很含蓄文雅?
“花榜”的第一名美女,当然就是“花魁”了,还有一种说法叫“女状元”,“花魁”只有一个。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花榜”接下来的排名为:
“花吟”,一般选2位美女,或者叫“女榜眼”和“女探花”,即第二第三名。
“花芙”,一般选5位美女,或者叫“女解元”。
“花颜”,一般选8位美女,或者叫“女学士”。
“花女”,是其余的参赛选手,又叫做“女太史”…
能参加选美比赛的青楼女子,几乎都是才貌双全,她们不仅精通诗词歌赋,乐器也玩得很溜。“花女”以上的青楼女子,是青楼的颜值担当,大多卖艺不卖身,属于比较高端的从业者。
她们随便弹一首小曲,就能赚得瓢满锅满。
“花吟”、“花魁”级别的就更厉害了,有人豪掷千金,只为博得美人一笑。她们的任务基本上就是陪客人聊聊天,喝喝茶,一起研究研究诗词歌赋,最多也就是弹唱一首,根本没必要出卖身体。很多色胆包天的客人,花重金和她们共度良宵,最后的结果不过是听了一夜曲儿,连美女的手都碰不着。
据说,宋徽宗为了见李师师一面,等到凌晨四点,结果只听了一首曲子就被打发回去了,实在是扎心。
当然,这些大多都进了“妈妈”的腰包。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
青楼是娱乐场所,自然不会让客人乘兴而来,败兴而去。除了“花女”以上的这些卖艺不卖身的“白莲花”,还存在着五等人,分别是:红牌、红颜、美颜、清倌和丫头。
清倌以上则是俗称的“窑姐”,既卖身又卖艺,她们在青楼女子中占据
第139章 金明池赛的故事[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