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延揽的代价[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UC小说]https://m.uc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梁师成的高兴是发自肺腑的,这一点王伦不知道,但苏过是很清楚的。
倒不是说这位堂堂太傅的眼界这么窄,一首拍马屁的小诗便能让其心悦诚服,而是这里头有个典故。
当然这首诗的的确确是拍马屁的,真正的作者是清代的龚自珍,他在游太湖时对来自长洲的宋翔凤的热情照顾表示感谢。
王伦只是挪来用一用,只是没想到正拍到心坎上。
那是因为梁师成曾经碰到一位毒舌文人,被小小地讽刺了一把。虽说在许多人眼里只是一桩文坛笑谈,也不怎么为人所知,但梁师成却一直以为耻。
这位便是邢俊臣和唐朝著名酷吏来俊臣只差一个姓。
说起邢俊臣,现在的人可能并不是很清楚,他的名气也不是很大,然而在当时他却挺出名。这是因为他的词很有特点,一是爱挖苦人,二是在末句必定引用两句唐诗结尾。引用的两句唐诗,往往脱离了本身的含义,让人忍俊不禁。
由于他的诗词好玩、好笑又很有才,名气也很大,竟然惊动了宋徽宗。皇帝经常喊他进入皇宫,与之谈风弄月,以博开心。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
当时宋徽宗不以国事为艰难,从南方运送太湖石,修建了皇家园林艮岳。这样劳民伤财的行为,引起了天下的愤慨,然而他却洋洋自得,不以为意。宋徽宗让他以此为词,并以“高”字为韵。
邢俊臣才思敏捷,一挥而就,马上填词完毕,最后一句引用的还是唐诗:巍巍万丈与天高。物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
宋徽宗又指着陈朝的桧树,要他以陈为韵,继续填词,邢俊臣依然是迅速填好,最后一句:远来由自忆梁陈。江南无好物,聊寄一枝春。
这两首词,前面都是应场所作,后面两句,一句讽刺宋徽宗不惜民力,从江南运送大石头这样的废物,简直是吃饱了饭没事做,另一句则在暗示如果这样下去,恐怕就会重蹈陈朝的后尘。
宋徽宗虽然治国不成器,但在文学艺术的素养上,是能比肩宗师级别的大家。他当然能听出邢俊臣的弦外之音,但他确实还比较宽容,没有与一位借题发挥的词人计较太多。
都敢跟皇帝杠上了,对于权臣就更不必说了。当时梁师成在场,趁着徽宗皇帝兴致大发,抓住机会要阿谀奉承。于是趁机献了一首自己所填的词,极力夸赞天下太平。
宋徽宗夸赞作的好,又让邢俊臣填写一词来褒扬,规定还得押“师”韵。
如果说对宋徽宗的讽刺,邢俊臣还只是暗暗地表示,对于梁师成,他就不客气了。他又填了一首《临江仙》,最后一句是:用心勤苦是新诗。吟安一个字,捻断几茎髭。
本来,这是来自于唐代诗人卢安邻在《苦吟》中的“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这首诗本意是夸将吟诗时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然而宋徽宗看到之后,哈哈大笑。原因很简单,梁师成就是一个太监,哪里来的胡须呢?
梁师成看到这首词后,恼羞成怒。当众出丑,而且还被人点中了死穴,怎么能开心。因为当场有宋徽宗在,他不敢发火,不久之后,梁师成以泄露宫廷隐秘为由,将邢俊臣发配到越州当铃辖。
塔读@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他故意说很难,就是想激起梁师成的逆反之心,这叫做反其道而行之。
果然,捞区区一个泼皮,梁师成并未放在心上,而是疑惑道:“哪个高衙内?”
当得知
第137章 延揽的代价[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