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王伦之我的梁山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4章 江湖与高个儿女[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UC小说]https://m.uc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读小说

    “陈桥兵变”以兵变立国的宋太祖赵匡胤为了避免他人学样,曾经说过:“宰相须用读书人。”

    宋人有个小孩的启蒙之作《神童诗》,它在开头就说过:“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宋真宗还亲自做《劝学诗》曰: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当“重文轻武”逐渐成为了宋朝历代皇帝必须奉行的一项基本国策同时,在宋朝社会层面也出现了一种“文士蔑视武士”的思想。

    比如,参加科举考试考个状元,要比参军、领兵打仗得胜,更能光宗耀祖。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甚至连皇室都有这样的想法,例如南宋光宗还只是东宫太子时,太子妃李氏与其左右争辩不休,被太子告诉了宋光宗和宋孝宗,而太子妃李氏正出身于武将之家,宋高宗对此不屑一顾,说:“终是将种。”

    要知道,宋高宗是徽宗皇帝被掳皇子中唯一没被一网打尽的,南渡长江建立南宋,多亏了武将之功才顶住金人的灭国之祸,却也说出这种话来。

    宋兵孱弱,也是这种制度造成的:为防武将拥兵自重,刻意制造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局面,而且武将上面总有文官制约。

    厢兵驻守边塞,苦寒之地,为了避免士兵逃跑,当时普遍给厢兵刺字,称之为“刺臂”或“黥面”。这和囚犯的待遇是一致的梁山里犯过事、做过牢的好汉脸上都有这个。

    是谓一辈子的耻辱。

    时间长了,参军入伍便是件丢身份的事。“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这句话就是宋代流传下来的。

    当然也有士兵混的好的。曾经有位士兵,便是一路从小兵升到将领,再到枢密院副、正使的“面涅将军”狄青,他不忘本。

    在担任枢密副使后,一次被宋仁宗召见,宋仁宗看到他脸上因黥面留下的黑疤,便建议让太医配药,将狄青脸上的黥面痕迹去掉。因为当时的军队将领,一旦身居高位,都会想方设法去掉黥面疤痕。

    没想到狄青却拒绝,说:“这疤痕一定要留着,有大用。”

    宋仁宗不理解,狄青解释:“我之所

第124章 江湖与高个儿女[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