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兵临城下[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UC小说]https://m.uc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办法做得好吃些?
其实宋樱就是想到皇帝对百姓的抠门,故意想让皇帝尝尝普通百姓的疾苦,磨玉米的时候没有去皮,吃起来当然剌嗓子。
当李翊问起来的时候,宋樱就说嫩的玉米会好吃一些。
所以当知道嫩玉米可以吃了,李翊立即来找宋樱要了两个玉米送进宫里。
孟秋时节,玉米和红薯都能收获了,整个庄子里都热闹起来。
农务司的一众官吏皆来到了庄上,拿着算盘和册子,等着计算产量。
李翊和禁军裴垣带着一队禁军守在庄子上,帮忙掰玉米,挖红薯。
等着亩产出来后还要进宫去回禀皇帝,随便将收获后的玉米和红薯都保护起来。
人多力量大,收获起来也快,花了两天时间不到,就将所有红薯和玉米收完了。
经过几方计算,红薯亩产量达到了六千一百二十三斤,玉米亩产两千九百八十六斤。
各官吏和李翊,裴垣等人都张大了嘴巴。
“小宋姑娘,你不是说这玉米最多亩产一千二百斤吗?怎么,这么高?”李翊喜得都语无伦次了。
宋樱拿起一根金黄的玉米棒子,一脸淡定,“殿下,这玉米还是湿的,又没有脱粒,里面还有一根玉米核呢,自然比较重了。”
“等晒干脱粒,也大概就一千一百多斤的亩产量吧!”
众人这才明白过来,裴垣问,“那这红薯还需要晒干吗?”
“红薯自然不用,不过也要储存得当。”
宋樱本想说这些红薯也能晒成干储存,可是这些红薯都是要留着做种子的。
等晒干玉米存好红薯,宋功和张香兰就依依不舍的回了福安县。
郑?和郑琼又出海去了,这次他们带的是皇帝亲自颁发的通关文牒,以大越的使者之名出使海外,意义自然是大不一样的。
宋樱想到皇帝很在意那些虚名,就给兄弟二人献了一计,希望他们回到大越的时候能更上一步。
将他们送走,宋樱又要忙着去收棉花,赶在深秋来临之前,总算是把所有棉花收完了。
上京的冬天来得比较快,棉花生长时期太短,产量并不高。
亩产才两百零五斤。
宋樱觉得很是失望,好在这棉花品种着实不错,绒长且白,算是比较好的品种。
郁闷了一夜,就她就想通了,容她想到好办法延长生长期,自然就能提高产量了。
因家人都不在身边,宋樱也不想给其他人添麻烦,更怕得罪到那些皇亲贵胄,几乎都待在庄子上,种田写书。
偶尔进城跟云苍交流交流厨艺,跟筠娘芸娘交流交流护肤。
日子过得充实而满足,偶有麻烦,也被杨言书和谢蕴挡了。
等农科全书第一部撰写完成,已经是三年后的秋天了。
玉米和红薯土豆等作物已经广泛种植于大城一大半的土地。
新的棉花也在宋樱和杨言书共同努力下,栽到了最适宜种植的闽江之南,亩产量能达到三百斤左右,大越的国力日渐昌盛。
永兴二十三年冬,??粟莫大王子带兵进入大越打草谷,险些冲进大越东北最后一个重城兴明府。
驻守兴明府秦老将军拼死将粟莫斩杀于马下。
??可汗震怒,联合若水,黑山二部出兵十二万兵临兴明府城下。
同时西北的丘兹也开始攻打安西都护府,一时间大越腹背受敌,朝中分成主和主战两派,闹得不可开交。
百姓们也惶惶不可终日。
第241章 兵临城下[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