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乱唐江山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1章 这人好生有些奇怪[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UC小说]https://m.uc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位岭南道穗州城赵刺史真乃神人也。”

    其中一人对赵琦赞誉有加,俨然将其当做了崇拜对象,“大家都知道海水里有盐,古人也尝试过以海水制盐,均以失败告终,唯独他能想到以蒸发之法制盐,海水取之不尽,如此一来,我大唐便再无缺盐之患,只凭此点贡献,赵刺史之名足以载入史册。”

    坐在一旁的赵琦伸手捋须,一副很受用的模样。

    “王兄此话有理,可相比这表面上的功绩,在下最为佩服的还是赵刺史那不畏强权,为百姓谋福祉的精神,这才是为官者的本分。”

    这话令赵琦的心头微微一怔,什么叫不畏强权?这话听起来似乎有些与晒盐法风马牛不相及吧。

    一股莫名的心悸令赵琦的浑身起了一层颤栗,凭着混迹官场多年历练出来的城府,赵琦不动声色地起身,端着酒杯行至二人对话的矮桌旁朝着两人拱手一笑:“请恕老夫唐突,适才听两位说起晒盐一事,心中对这位赵刺史也是钦佩有加,若是两位不介意,可否与老夫拼桌详谈?”见两人露出一丝疑惑,赵琦立即笑着解释:“老夫一直在黔南经商,许久未曾回江南,所以对这件事知之不详,这才有此一问,若是两位不方便……”

    “原来如此,黔南地处内陆复地,足下不清楚朝廷推广晒盐法倒也在情理之中。”

    二人慌忙起身招呼赵琦,三人谦让着重新坐下,赵琦轻声叹道:“正如这位兄台所说,赵刺史的晒盐法不说比肩前人的各项创世发明,对于改善大唐民生确实有着不小的作用,不说名垂青史,却也必定受百姓拥戴,这件事与民生息息相关,并不于强权挂钩,两位因何故赞其不畏强权?还请解惑。”

    两名食客相视一眼,其中一人轻轻叹了一声:“足下常年居住在黔南山区,或许不知中原地区如今的形势,前些年朝廷为了修缮大明宫大肆售卖土地,各地节度使为了招募军队,奏请陛下改府兵为募兵,自此开始,士卒们领取到的不再是朝廷发放的土地,而是俸禄。”

    赵琦点点头:“土地被有钱的大户买走,朝廷又需要大量的军队维护边疆安全,这样的改革无可厚非。”

    一人嗤笑一声:“可这便为各地方节度使扩充私军提供了条件,只要手中有军饷,便可以招募到大量的军队,而细盐一直是朝廷税收的重中之重,自然逃不过那些心存异心的封疆大吏们的觊觎,盐价之所以从当初的十文钱一斤涨到如今的九十文,便是这些人在背后操控,这才导致盐价疯涨,他们从中获取巨额利润,用来供养自己的私军。”

    话说到此处,另一位同伴忽而瞪了对方一眼,将食指竖着放在唇边示意他慎言:“小心隔墙有耳。”

    说话之人端起酒杯灌了一口:“这本就不是什么秘密,又何惧祸从口出?况且如今大唐有了赵刺史敬献的晒盐法,细盐再不是什么稀罕之物,到了供过于求的时候,他们想不降价都不成了。”

    “所以说赵刺史功德无量,日后必定受百姓爱戴,只不过在那些以细盐换军饷的节度使那里便成了眼中钉肉中刺了,唉。”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相谈甚欢之

第41章 这人好生有些奇怪[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