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酿秋实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六章 宁折不弯[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UC小说]https://m.uc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管史料、记载史事和编撰史书的史官?

    nbsp余幼嘉检阅脑海,想起从前五郎哭着说的那些言语,心中稍有些明悟,可嘴上却到底是问道:

    nbsp“我听说史官官职不大,事情却极为琐碎,缘何有此念想呢?”

    nbsp五郎好似早早就等着这一天,神情立马肃穆起来,仰头看着敬仰的阿姐,郑重道:

    nbsp“我想让后来者知道,如今的天子赵桧,是个畜生不如的狗皇帝!”

    nbsp少年年少气盛的骂声穿不透小巷,却直冲穹顶。

    nbsp余幼嘉稍有些愣神,便听五郎继续说道:

    nbsp“若不是余家有此一难,我从不知道,那些吃着民脂民膏,本应从实记载,以正后人言形的史官,从中改动了那么多的东西!”

    nbsp“他们从前写,赵桧是个好皇帝,如何善待臣民,时不时又有何善举......他们如何写,咱们如何信。”

    nbsp“可偏偏,这是骗人的!”

    nbsp五郎又回忆起了那道门,那道伸出许多苍白手掌的门:

    nbsp“这一路来,尸横遍野,民不聊生。”

    nbsp“天下有多少恶鬼是因这个赵桧而生?”

    nbsp“又有多少人,往后若是瞧见那些人写的史注,会信他是个好皇帝,反倒将咱们贬为反民,贱民?”

    nbsp五郎有些狠狠,又有些不甘心:

    nbsp“光是想到这狗皇帝不能遗臭百年,我就吃不下饭。”

    nbsp“光是......光是想到那些流离失所的百姓,连姓名与痛苦都留不下,便化为生途路上的一捧黄土,我就,就心里就和万箭穿心一样难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不该,不该是这样的。

    nbsp那日同阿姐从外头回来之后,他想了很多很多。

    nbsp他恨自己没用,恨自己懦弱蠢笨,什么都做不到。

    nbsp可,可只见事实流传下去,等待后人评说,总是可以的吧?

    nbsp史。

    nbsp没有什么能比史实更能让后来者知道前人的生平。

    nbsp他要写好多好多,写皇帝,写百官,写平民......

    nbsp无论是什么,他都要写,都要记。

    nbsp他当不成什么举世皆惊的大英豪,那他就给英豪当个指路的人,给英豪当个映照己身的镜子......!

    nbsp余幼嘉细细打量着少年倔强的眉眼,几息之后,才别开目光,轻声道:

    nbsp“史家禀笔,哪怕记得再细若毫厘,却也不会有后来者想起问一句所书史家是谁......”

    nbsp“不但没人记得,没有功劳,说不准,所写的太直,还更容易引来杀身之祸。”

    nbsp“纵使如此,你也禀笔直书,一字不改?”

    nbsp五郎坐在余幼嘉身边,身材矮小,气势甚弱,声音不大,可若是细看,便能瞧见少年的双眼明亮的吓人:

    nbsp“他人如何,我不知道,但我定然据事直书,一字不改!”

    nbsp“若我身死,那便弃我残躯,留待后人书!”

    nbsp余幼嘉松开眉眼,哈哈大笑。

    nbsp她翻身下车,给五郎指了指不知何时到的县衙。

    nbsp面前的县衙后门竟比一般人家的正门都要气派,光是看着,就能压弯寻常人家的脊背。

    nbsp但余幼嘉言语自然,顺手还拍了拍五郎的肩:

    nbsp“好!”

    nbsp“下车罢,等过了明日的寒饐节,阿姐给你找个地方念书。”

    nbsp“你往后好好记,把阿姐记得威风些。”

    nbsp

    nbsp姐弟俩少年意气,宁折不弯,是真。

    nbsp多年后,胤朝编撰六史的太史公,对余幼嘉的敬仰,也是真。

    nbsp后人记载,太史公余迁,字长栖,家中行五,奉太宗命编撰《胤朝》,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册,载周、胤二朝之事。

    nbsp而太史公在《胤朝·余子世家》中记载:

    nbsp“大周朝历四年,十二月初七,有幸曾追随余子同入崇安县衙。不过半日,余子暴起,怒杀崇安县县令,后趁乱震慑崇安,封城固内......”

    nbsp“余子虽为女子,然其毕生功劳之高,不输男子也。”

    nbsp“固其姓氏‘余与前朝大周之‘余分录载册,尊其为【余子】。”

    喜欢。

第一百七十六章 宁折不弯[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