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桃花落尽归[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UC小说]https://m.uc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民心可用,汉室将兴。”
nbsp法正望着眼前的一切,心潮澎湃。
nbsp人的躯体都会腐朽,唯有青史留名才能长存。
nbsp这是他父亲、祖父一生的追求啊。
nbsp巧合的是,法正的祖父法真,号“玄德先生”。
nbsp法真精通诸子百家,为着名大儒,一生都没有入仕。
nbsp同郡人田弱曾向举荐天子举荐法真,法真却深自隐绝,成为了名士的代表。
nbsp在中平五年,法真以八十九岁高龄去世。
nbsp法正正是在这样的家族背景中成长,后逐渐展露锋芒。
nbsp如今他深得刘备的信赖,家族的振兴只是时间问题。
nbsp正是由于从底层走过来,法正遭受了太多的白眼,他有仇必报,有恩必偿。
nbsp刘备如此待他,唯有匡扶汉室,才能报答。
nbsp看着百姓脸上洋溢的笑容,法正似乎又找到了一条新生的道路。
nbsp“愿献此身,为吾主扫荡一切汉贼。”
nbsp所有目睹眼前一切的汉军将领、乃至于普通士卒,心志都在此刻变得坚定。
nbsp战场上的牺牲是惨痛的,他们的同袍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nbsp不正是为了维护汉室,维护这些纯朴的百姓吗?
nbsp在热情洋溢的氛围中,汉军踏上了归途。
nbsp百姓们集体送来的鱼肉、鸡蛋、水果蔬菜,足够大军好好吃上一顿了。
nbsp军需官每向刘备汇报一次数据,刘备的心弦都微微一颤。
nbsp“百姓省吃俭用,将这些物资送予汉军,孤……”
nbsp说着说着,刘备潸然泪下。
nbsp等到上报宗庙,列祖列宗也会感到慰藉吧。
nbsp汉室,不会在历史长河中覆灭,只会茁壮成长。
nbsp汉军浩浩荡荡地入蜀,与沿途百姓“秋毫无犯”。
nbsp刘备下达了最严的禁令,所有军士不得践踏庄稼,违者军法处置。
nbsp天下大乱时,士卒半兵半匪,百姓称之为“灾”,直呼“兵灾”。
nbsp若只是兵灾也就罢了,黄巾、宗贼才是最可怕的。
nbsp黄巾众所周知,宗贼则是以宗族为主的劫匪。
nbsp农忙时耕种,闲暇的时候会出来打家劫舍。
nbsp刘表初入荆州,剿灭了一百多处宗贼,这才平定了各郡。
nbsp现在蜀中、江东、北方政权稳定,进行了大规模的剿匪。
nbsp这些原来杀人劫财的贼寇,又摇身一变成为了良民。
nbsp因此,律法的约束十分重要,蜀中由诸葛亮、李严等人共同制定的《蜀科》,就是汉中王的规矩。
nbsp汉军进入固陵郡的时候,当地的百姓成群结队地来看望汉中王。
nbsp“有汉中王在,巴蜀的百姓终于可以过上稳定的日子了。”
nbsp“何止是巴蜀,天下的百姓都会翘首以盼,等待汉中王的降临。”
nbsp在一声声议论中,刘禅心旷神怡。
nbsp汉室四百年的统治深入人心,百姓怎么可能忘记汉人的辉煌。
nbsp身为帝胄宗亲,刘氏父子依旧掌控着大义,众望所归。
nbsp“阿斗,这些百姓都是最可爱的人啊,无论如何,你都要好好爱护他们。”刘备感慨道。
nbsp“父亲放心,天下终究会有平定的一天,百姓将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刘禅憧憬道。
nbsp刘备微微点头,气魄、胸襟都得到了提升,这就是大势所趋。
nbsp等到汉中王王辇抵达成都外十里,诸葛亮率百官相迎。
nbsp诸葛亮姿容俊逸,站在阵列最前,气度浑然天成。
nbsp“恭迎王上!”
nbsp伴随着第一声呐喊,百官齐声呼啸:
nbsp“恭迎王上!”
nbsp刘备从王辇中一步步走出来,每一步都极具威严。
nbsp一次次作战的胜利,奠定了汉中王的“武功”,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刘备能够中兴汉室。
nbsp在万众瞩目之下,刘备来到群臣面前,朗声道:
nbsp“众卿平身。”
nbsp“谢王上!”
nbsp这时候,百官才注意到刘备身后的汉中王世子,刘禅。
nbsp“这是世子殿下?”
nbsp“器宇轩昂、劲秀不凡,不愧是王上之子。”
nbsp群臣嗡嗡议论,宛如惊雷炸响。
nbsp毕竟刘禅还很年轻,出征将近两年,模样有了很大的变化。
nbsp这份变化来自心志、毅力的蕴养,愈发有了名将之姿。
nbsp“王上凯旋归来,可喜可贺啊。”诸葛亮迎了上来,与刘备叙话。
nbsp“孔明殚精竭虑,保我后方无忧,备感激不尽,请受备一拜!”
nbsp刘备拱手行礼,惊得诸葛亮连忙回礼。
nbsp就在君臣二人叙旧之时,有一名青年才俊站了出来,朗声道:
nbsp“麻烦各位让一让,吾有要事,向汉中王请教。”
nbsp刘备定睛一看,竟不识得此人,只觉得此人一身儒雅,必是刻苦读书之辈。
nbsp“孔明,这是何人?”
nbsp“回王上,此人是谯周,熟读五经,深研书礼,知晓天文,曾求学于亮。”诸葛亮恭声道。
&nb
第140章 桃花落尽归[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