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2章 为万世开太平[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UC小说]https://m.uc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汉建安二十一年(216)。

    nbsp初春。

    nbsp阳光明媚,万物复苏。

    nbsp李四三十多岁,忠实憨厚,原是关中的百姓,为了躲避兵灾,来到蜀中。

    nbsp一家十口,皆以种地为生,后来成为了诸葛家的佃户。

    nbsp他种植有道,深得管事的信赖,被委以重任。

    nbsp李四管理的一大片农田,在去年增收一成,他顺理成章成为了佃户里的新星。

    nbsp只不过今年,主家似乎有了其他安排。

    nbsp二公子诸葛均声称,田地里只允许种植两季稻。

    nbsp什么是两季稻?

    nbsp一年可以种植两季,一年可以有两次收获。

    nbsp李四当场震惊了!

    nbsp怎么可能有这样的好事?

    nbsp他亲自找到了诸葛均,道:“公子,春耕无小事。今年的种子要是种错了,可就一点收成都没有了。”

    nbsp诸葛均眉头微蹙,满是不悦。

    nbsp“是我见识多,还是你见识多?”

    nbsp“公子是读书人,自然比小人厉害。”李四恭敬道。

    nbsp“既然如此,你照做即可。”诸葛均肃然道。

    nbsp琅琊诸葛氏可以称得上当世最精明的家族之一。

    nbsp诸葛瑾、诸葛亮、诸葛均是亲兄弟,父亲早亡,他们投靠了时任豫章郡守的叔父诸葛玄。

    nbsp后诸葛玄被罢官,他曾为刘表旧吏,便去荆州投靠了刘表。

    nbsp为了在荆州站稳脚跟,诸葛玄将兄长长女

    nbsp嫁给襄阳望族蒯祺,次女嫁给庞德公之子庞山民。

    nbsp诸葛亮看似躬耕陇亩,实际上有两座靠山。

    nbsp荆州蒯家的势力就不必多说了,庞德公也是有名的隐士,与水镜先生司马徽齐名。

    nbsp刘表曾对庞德公说:“你保全了你一个人,为什么不保全天下呢?”

    nbsp庞统便是庞德公的侄儿。

    nbsp这大概也是诸葛亮游山玩水,也有钱花的原因。

    nbsp诸葛家族的精明之处还在于,诸葛瑾在江东为官,诸葛亮、诸葛均在蜀中,堂弟诸葛诞侍奉魏公。

    nbsp不管天下怎么分崩离析,诸葛家族都会荣耀于世。

    nbsp第一次试种“占城稻”,诸葛家族也是下了血本,将自己家的田地全部拿出来,以为表率。

    nbsp直百通宝在蜀中通行以后,通货膨胀必不可免,世家大族的收益首先在于土地!

    nbsp为了保障百姓的基本生存,粮食的价格被官府压制得很低。

    nbsp世家大族苦不堪言。

    nbsp现在让他们种植不确定的“占城稻”,他们怎么可能心甘情愿。

    nbsp唯有诸葛家族以身作则,再拉拢一些外来的世家,作为表率。

    nbsp以此引导百姓种植!

    nbsp诸葛亮将这个任务,交给了自己的弟弟诸葛均。

    nbsp他自己则是率众开荒,兴修水利。

    nbsp对于这些政务,诸葛亮得心应手。

    nbsp蜀中浩浩荡荡地大开发,在诸葛亮的指引下展开。

    nbsp刘备为了表示支持,带着刘禅亲自参与春耕。

    nbsp农业自古以来,都是立国的根本。

    nbsp春耕时节到来,官府最重要的任务是“劝课农桑”。

    nbsp简雍以泥土做成“耕牛”的模样,用来祭祀、敬神。

    nbsp刘禅被迫参与到各种仪式当中,人都麻了。

    nbsp“劝农诏”在汉朝历史上发布过多次,甚至能够称为“国策”。

    nbsp刘备身为汉室帝胄,当然要完美地继承。

    nbsp只不过规格没有这么高而已,毕竟皇帝还在许昌当傀儡。

    nbsp从汉文帝到汉景帝三年的时间里,朝廷一共发布了八次劝农诏,鼓励人们从事农

第32章 为万世开太平[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