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孟津条约[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UC小说]https://m.uc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姬昌,决定亲自前往朝歌,向帝辛负荆请罪。
nbsp这是没办法的事。
nbsp岐周败了。
nbsp作为一个战败国,岐周不得不为自己的失败付出代价。
nbsp虽然很没有面子,但为了存活岐周,为了保下周族的基业,姬昌不得不向帝辛低头。
nbsp人,最痛苦的,莫过于低头。
nbsp低头,总是无奈的。
nbsp如果能抬头,谁愿低头?
nbsp向谁低头,都是向自己的无能低头。
nbsp这一次,姬昌向帝辛低头,就是在天下人的注视中,承认自己没本事,承认伟大的西伯侯不够伟大。
nbsp这一去,必将承受天子的怒火,殷商的敲诈。
nbsp但,姬昌必须去!
nbsp如若不去,岐周很可能就此灭亡!
nbsp他怕,他很怕!
nbsp这位岐周之虎,唯一害怕的,就是丢掉岐周百年基业。
nbsp他们姬家据有周原,已历三代,国险而民富。
nbsp当然了,与世界头号强国殷商是不能比,但不可否认,岐周已经成为仅次于殷商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nbsp而且,还是第二大军事强国!
nbsp来之不易。
nbsp这样的国家,是有争夺天下之资格的。
nbsp所以,姬昌就去争了。
nbsp然而,他却败了。
nbsp这并不能说他的野心有毛病。
nbsp没毛病。
nbsp当实力积攒到了一定程度,野心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nbsp更何况,姬昌还身负家仇国恨!
nbsp唉!
nbsp想他姬昌自诩世界第一占卜家,推演了一辈子天道,却没能推演到自己的天命。
nbsp如果他能提前推演到商周战争是这样一个结局,那么他一定会听从姬考的建议,再多等几年。
nbsp可惜啊!
nbsp回不去了,回不去了……
nbsp他把这归结为学艺不精。
nbsp他认为,是他占卜水平还不到家。如果他能继续提升占卜水准,增强推演天道的能力,未必不能准确地预示未来!
nbsp不得不说,姬昌的信念,是强大的。
nbsp即使他这一次战败了,也不能否认他的才能。他,一定会有所成就的。
nbsp不以成败论英雄,姬昌,依然算得上是个英雄。
nbsp关于负荆请罪。
nbsp岐周内部,除了姬考旗帜鲜明地反对之外,就没有其他明显的反对声音了。
nbsp这其中的原因不必多说。
nbsp战败国人心惶惶、人人自危,君主情绪不稳,谁又愿意幼稚地往枪口上撞?天塌下来,有君主顶着,别人是起不到太多作用的。
nbsp也只有姬考,这位未来的岐周之主、当今岐周太子、姬昌的儿子,才有资格发表不同意见。
nbsp但就连这位才华横溢的天之骄子、姬昌的指定继承人,都遭到了姬昌的冷遇。
nbsp伴君如伴虎,即使是父子,也逃不出这个设定。
nbsp何况,姬昌本就是虎,岐周之虎。
nbsp这一点,姬昌和逝去的帝乙很像。
nbsp他们是各自邦国的君主,人前都是一副礼贤下士、从善如流的姿态,但在自己的家门内,却都是大独裁者,说一不二!
nbsp帝乙在自己的儿子们面前,有着绝对的权威!
nbsp即使帝辛这般桀骜不驯的暴君,在帝乙面前,也是不敢说一句话。
nbsp帝乙让他放弃太子之位,他就不敢反驳,甚至根本没有反驳的机会,他只能独自啜泣。
nbsp现在的姬昌和姬考,与当时的帝乙和受德很像。
nbsp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nbsp世界,总是一如既往。
nbsp姬考强烈反对屈辱求和!
nbsp即使败了,也要保持优胜者的风度。
nbsp这就是姬考。
nbsp他与姬昌不一样。
nbsp他继承了姬昌的稳重,但更加阳刚!
nbsp他传承了姬昌的才华,但更加出类拔萃!
nbsp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姬考,比姬昌更猛!
nbsp其实,姬昌心底也是对姬考有些赞同的。
nbsp岐周虽败,但家国犹在。
nbsp岐周虽元气大伤,但邦国体系依然正常。
nbsp当前的威胁,并非来自殷商,而是来自岐周,来自岐周的恐慌。
nbsp姬考能看到的,姬昌也看到了。
nbsp就目前的局势来看,殷商直接进攻岐周的可能性不大。
nbsp因为飞廉增援孟津的兵力不多。
nbsp飞廉虽猛,但兵少。
nbsp以少胜多,只能在时机恰当的时候发生。
nbsp换句话说,虽然飞廉仅用几千龙雀军就打败了岐周的数万大军,但如果就这样乘胜攻略岐周,很不现实。单是岐周的战略纵深就能把飞廉兵团拖垮。
nbsp如果飞廉乘胜攻略,那就是孤军深入。
nbsp要知道岐周虽然元气大伤,但收攒万把临时护国军还是可以的,而且还能及时补充。而飞廉的几千龙雀军,就是死一个少一个。这不是一场对等的战争。
nbsp飞廉,还没有那么傻。
nbsp能做到御前上将的职务,飞廉不仅仅靠的是勇武和忠诚。
nbsp飞廉虽勇,却是个智慧型战神。
nbsp打仗,勇武很重要,但却不能保证胜利。
nbsp要取胜,用智慧打仗,是非常有必要的。
nbsp所以,飞廉的追击适可而止,没有过多深入岐周腹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他所追求的,是尽自己的力量屠杀岐周兵团的有生力量。至于某些实在追不上的,只能顺其自然了。
nbsp他是殷商的战神,但不是神。
nbsp就算是神,也不是万能的。
nbsp因此,虽然目前殷商对岐周呈现出了压倒性优势,言辞施压不断,但并无实质举动。
nbsp姬昌虽然慌乱,但仍能看清这一点。
nbsp所以,他认同姬考。
nbsp但他不能接受姬考的建议。
nbsp因为姬昌考虑得太长远了。
nbsp这就是姬昌的毛病,眼光过于长远。
nbsp即使殷商还没有调集主力进攻岐周,他就已经在为之考虑应对之法了。
nbsp不知道这样还不好。
nbsp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但也提前增加了不少束缚……
nbsp需要指出的是,姬昌虽然严厉批评了姬考的乐观主义错误,但却是认真考虑过姬考的提议的。
nbsp考虑的结果是,不能接受。
nbsp姬考的提议,是一个很有风险的提议。
nbsp一旦殷商大军压境,就不可挽回了。
nbsp到时候,将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直接决定生死存亡!
nbsp岐周若能赢,固然很好,如若不然,将万劫不复!
nbsp姬昌不能接受。
nbsp他不能接受那样冒险的计策。
nbsp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他可不能把岐周逼进死胡同。
nbsp置之死地而后生?
nbsp据姬昌所知,绝大部分进入死地的人,已经成为传说,烟消云散。
nbsp68岁的姬昌,与32岁的姬考,出现了分歧。
nbsp或许,这就是父子之间的代沟?
nbsp不论如何,姬昌都认为,姬考太年轻了。
nbsp实际上,一切都是因为姬昌还是岐周之主,而姬考,不是。
nbsp权杖,在谁的手里,谁就最大。
nbsp“姬考、姬发,你们留在岐周,领好我们周族的家业。”
nbsp“姜尚,做好岐周的防御!”
nbsp做好安排,姬昌就启程前往朝歌。
nbsp无论前途怎样,姬昌都已经做好了准备。
nbsp……
nbsp……
nbsp“哎呀!戴老板,又让您给说中了!”
nbsp“又?看来,你还是对我不够信任啊。我可记得,前几天,你还说‘考虑到戴老板的神预言,我就直接相信好了。”
nbsp“嘿嘿。我不是保留了怀疑精神嘛。您说‘保持怀疑精神对于记者来说是很宝贵的。这句话我可牢记在心呐。”
nbsp“呵,你成长了。”
nbsp“不说这个了。戴老板,我们还是把目光聚焦在这一次的商周谈判上吧。我是想问……”
nbsp“首先,我要纠正你的措辞。”戴明月粗暴地打断了记者的提问,“这不是一场谈判。虽然对外宣称是‘商周战后谈判,但与谈判相去甚远。我们殷商是战胜国,岐周是战败国。这次会话,充其量不过是姬昌的俯首称臣。这一次,是恢复商周两国的传统关系,而且是姬昌求着我们恢复的。”
nbsp记者点了点头:“戴老板果然眼光毒辣!是我失言了。这是姬昌的认罪、赎罪之旅,不是什么谈判。”
nbsp“对!姬昌,犯了罪,就要接受制裁。岐周,犯了罪,就要付出代价。这是公平。不是我们逼着姬昌叛乱的。大家都是成年人了,应该、也必须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承担后果。”
nbsp啪!啪!
nbsp记者由衷地给戴明月鼓掌。
nbsp“戴老板说的很对。姬昌都68了,不是小孩子了,犯了错,就该受罚。”
&nbs
第154章 孟津条约[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