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殷商三十年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6章 姬昌反了![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UC小说]https://m.uc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殷历530年。

    nbsp帝辛5年。

    nbsp三年教训,帝辛感觉,东征的契机到了。

    nbsp飞廉的车马分离战法早已未雨绸缪。

    nbsp接下来,就是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剑指东夷!

    nbsp阿虎提醒帝辛:“大王,岐周不可不防!”

    nbsp帝辛却说:“大商的威胁在东不在西。前朝二世失国,教训惨痛啊!”

    nbsp红梨花道:“据我所知,前朝二世失国,是被东面的有穷国抢走了王座。而有穷国的大位,则被更东面的一个少年摘走。”

    nbsp“红侯言之有理!”阿虎点点头,道,“东面是急所。”

    nbsp“不过,阿虎,你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岐周,日益强大,需要注意。但我认为,现在的西方不构成威胁。有子仲镇守孟津,就算岐周来犯,我也来得及应对。”

    nbsp“有二哥在,孟津很稳。”红梨花充满信心道。

    nbsp“嗯,二王爷携天子剑镇守孟津,想必姬昌是突破不了这道防线的。”阿虎表示赞同。

    nbsp“哈哈!就是!我们要对殷商二哥有信心!”帝辛大笑着举杯。

    nbsp此时,姬昌不仅被帝辛封为西伯,还在朝中位列三公。

    nbsp帝辛身为天子,对姬昌相当倚重。因为他看得出来,姬昌是个人才。

    nbsp执政使费仲进言:“大王,西伯的权力有些大了,恐酿成大患。”

    nbsp“大费,不要这样说。姬昌是个有才能的人。我就是爱才。我要运用姬昌的才能,替我摆平西境。飞廉虽勇,但毕竟只是一人。东征就要开始了,孤不想在西面发生麻烦。”

    nbsp“大王英明,我只是帮大王记得这一处隐患。”

    nbsp“你的意思我明白。我心里有数。我爷当时不就为了天下稳定而杀了上一位西伯、姬历吗?如果真到了那一步,我也不会输给我爷。唉,希望姬昌不要让我失望吧。天子,也不能为所欲为啊。当年,我爷的心里恐怕也不好受。”

    nbsp这是在帝辛的私人宴会上说的,只有他们两个人知道。

    nbsp帝辛重新明确了姬昌西伯的地位,亲手将象征攻伐的弓箭授予姬昌。这就意味着,姬昌在西部地区的征战得到了授权,属合法行为。

    nbsp姬昌自然感谢有加。但他的目的已经越来越不纯粹了。

    nbsp天下并不太平。

    nbsp帝辛从父王那里接过来的虽不是一个烂摊子,但也不是能坐享其成的。好在,他也不是一个安分的君王。

    nbsp“有姬昌挡在西面,孤就可以全力对付东面了。”帝辛召集群臣,丝毫不掩饰对姬昌的信任。

    nbsp这是一种策略。有了这种“忠臣氛围”,姬昌就算要反,也要考虑影响吧。

    nbsp东征的时间,被帝辛定在这一年的朝歌晚宴之后。

    nbsp他要在朝歌晚宴上最后摸一摸天下诸侯的底,并施加一些压力,为接下来的东征制造一些烟幕弹。

    nbsp朝歌晚宴之后,东征开始之前。

    nbsp还发生了一件事。

    nbsp比干和箕子出狱了。

    nbsp这来源于帝辛的自信。

    nbsp他自认为已经榨干了比干和箕子的全部财富,连同子启的财富。

    nbsp况且,五年的时间,已经摧毁了叔侄系的势力根基。

    nbsp就算比干心怀叵测,也折腾不起什么浪花了。

    nbsp更重要的,他帝辛已经足够强大。

    nbsp虞典、阿虎、飞廉、费仲、红梨花、子仲……

    nbsp他的心腹亲信已经上位,羽翼已丰、气候已成!

    nbsp殷商的天下,是他帝辛的天下!

    nbsp放眼殷商,只认他帝辛一人!

    nbsp就算比干再能,也不能煽动成功。

    nbsp不如把比干放出来,换取一点可有可无的仁慈之名。

    nbsp于是,比干和箕子,就被刑满释放了。

    nbsp谁也没有想到,这将触发一个惊人的事件!

    nbsp如果帝辛可以未卜先知,或许他会再多关比干几年。

    nbsp但非常可惜,比干,被放出来了。

    nbsp就在殷商瞄准东夷的时候,歧周,这个不起眼的小部族越发壮大,终于成为仅次于大商帝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nbsp到了姬昌父子这一代,歧周已经有了和大商叫板的资格。他们,已经不满足于臣服大商。

    nbsp天子之位,惟有德者居之。

    nbsp姬昌的德行已经修炼得很好了。

    nbsp这德行,不是他一人修来的,是在他之前多位周族君主努力的结果。

    nbsp如果没有前人积累下来的德行,姬昌也不敢觊觎天子之位。

    nbsp只是,姬昌的德行还远远不及帝辛。

    nbsp大商,毕竟积累了五百多年的德行,岂是一个蛮夷小国就能轻易撼动的?

    nbsp然而,野心一旦滋生,就如烧不尽的野草,恣意生长。

    nbsp殷历525年至530年,继承周族大位的姬昌延续了其父季历的励精图治、开疆拓土。

    nbsp这几年,大商经历了三王之乱,天子帝辛磨刀霍霍向东夷,为歧周带来了宝贵的发展机遇。

    nbsp尤其是孟津自贸区的发展红利,着实冲昏了这位西伯侯的头脑。

    nbsp这位伟大的西伯侯,也有缺点,也会犯错!

    nbsp姬昌也是个平常人。

    nbsp眼看周族在他手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不自觉就有些飘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他甚至认为,即使是天子之位,他也坐得!即使帝辛文韬武略,他也能拼一拼!

    nbsp虽然是以身犯险,但他终究抵不住巨额回报的诱惑。所以,当子启找到他时,他稍加推辞,便立即加入了“反天同盟”。

    nbsp姬昌如此果断,也有感情用事的部分。他的父亲姬历就是被帝辛的爷爷文丁杀害。他是有仇恨的。父债子偿,爷债孙还。

    nbsp“西伯侯德行深远,天下爱戴。待吾登上王座,定与歧周为兄弟之国,绝不攻伐!”

    nbsp“微子大义,姬昌拜谢。”

    nbsp子启和姬昌就这样狼狈为奸。

    nbsp比干和箕子的出狱,就是子启和姬昌在背后运作。

    nbsp子启虽然在孟津自贸区白手起家,但面对两位王叔的高额买命钱,终究是杯水车薪。

    nbsp子仲,是指望不上了。

    nbsp这家伙跟了帝辛,当上了孟津镇守者,风光无限!

    nbsp已经不愿意再铤而走险。

    nbsp这怨不得他。

    nbsp他是殷商二王爷,手里有天子剑,可代替天子决断孟津事务。

    nbsp这份荣耀和权柄,已经很好了。

    nbsp即使子启当上了天子,恐怕也不能给他比现在更大的封赏。

    nbsp既然已经得到了最大的封赏,有何比冒险去追逐和现在相当的东西呢?更何况,还不一定比现在更好。

    nbsp总之,子仲是完全没有参与子启篡位阴谋的动力。

    nbsp他当初保子启出来,更多地是出于兄弟手足之情。

    nbsp他为此散尽家财,算得上仁至义尽了。

    nbsp况且,现在他还给予子启力所能及的庇佑,当着帝辛的面照顾子启的生活,是不能再出格了。

    nbsp他与帝辛一样,见不得兄弟相残。

    nbsp如果再来一次政变,他真的无法想象!

    nbsp或许帝辛真的会杀了子启!

    nbsp到时候,他子仲估计也不想替子启说话。

    nbsp人,总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nbsp如果子启因此而死,那也是咎由自取。

    nbsp说实话,子仲目前是对子启不满的。

    nbsp他的这个大哥,依然没有悔悟,还在做着不切实际的天子梦。

    nbsp早在父王立太子的时候,子仲就已经预料到了今天。

    nbsp如果天子之位真的是子启的,那么父王就不会出尔反尔,硬生生地废掉子启,而立帝辛。

    nbsp子启,注定当不了天子。

    nbsp可现在,子启还是没有醒悟。

    nbsp都三十多岁的人呢,怎么就不能成熟点呢?

    nbsp子仲没有劝说子启。

    nbsp他知道,他的大哥不可能听他的。

    nbsp这也就是他毫无存在感的原因。

    nbsp他的话,没有人听。

    nbsp也就是在赛车界,他才有权威。

    nbsp当然,在帝辛赐予他天子剑、封他为孟津镇守者之后,他才有了些许话语权。

    nbsp从某种角度来说,帝辛对他更好。

    nbsp就算仅仅出于感恩,他也不能背叛帝辛。

第146章 姬昌反了![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