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归德光复,炸断古道(五)[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UC小说]https://m.uc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原来,祖大寿与洪承畴之间的关系并不好。
nbsp祖大寿性格坚毅,宛如一块硬石头。
nbsp曾经,他为了逃回大明,骗皇太极说要去策反锦州,结果却一去不回。
nbsp而洪承畴呢,被大玉儿巧妙策反后,便一门心思地为满清效力,对大清忠心耿耿。
nbsp他的这种行为,让祖大寿很是不齿,祖大寿甚至曾直言不讳地说:
nbsp“我虽沦为敌寇的俘虏,可心却始终向着大明!而你同样为敌寇所俘,却甘愿做那敌寇的奴才。”
nbsp洪承畴自然知道祖大寿对自己的看法,可他之所以提出让祖大寿去招降吴三桂,正是看中了祖大寿的这股子硬气和他与吴三桂之间微妙的关系。
nbsp他心里盘算着,或许祖大寿真能凭借着自己的本事,从吴三桂那儿探出些有用的消息,为大清的南狩计划打开一丝转机。
nbsp至于祖大寿会不会再次背叛,洪承畴也有自己的考量,在这复杂的局势面前,他决定赌上一把……
nbsp洪承畴打的算盘可谓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nbsp他让祖大寿去招降吴三桂,心里想的是:
nbsp若事情成功,吴三桂极有可能会杀了祖大寿以表对明朝的忠心;
nbsp若事情不成,以多尔衮的脾气,必定会迁怒于祖大寿,将其斩杀。
nbsp如此一来,不管结果如何,祖大寿都必死无疑,这正合了洪承畴的心意,他就是想让祖大寿死,至于死在谁的手里,对他来说都无所谓。
nbsp就这样,祖大寿踏上了前往山海关招降吴三桂的征程。
nbsp从表面上看,他的出行可谓威风凛凛,队伍前面有千骑开道,后面还有千骑压阵,中间更有一百名身着铠甲的卫士将他紧紧护在中间。
nbsp然而,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两千一百人里,没有一个是他的亲卫,他在这支队伍中的处境,更像是一个被押送的犯人,看似风光,实则处处受限,前途未卜。
nbsp祖大寿骑马缓缓前行,一路上,他的目光黯淡而复杂。
nbsp当经过锦州,又路过宁远时,这座座熟悉的城池,仿佛是一把把利刃,刺痛着他的心。
nbsp曾经,他与父亲在这里并肩作战,挥洒热血,为守护大明的疆土而浴血拼杀。
nbsp可如今,这些地方却尽皆落入鞑子之手,而他自己,也沦为了满清的降将,命运的捉弄,让他心中涌起无尽的悲凉与不甘。
nbsp此刻,眼眶不禁微微湿润,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却终究没有落下。
nbsp心中的愤懑如同熊熊烈火般燃烧,他咬牙切齿地想,如今居然要自己去策反山海关总兵吴三桂,这简直荒谬绝伦、可笑至极!
nbsp稍加思索,他便猜到,定是那老奸巨滑的洪承畴在背后出的这恶毒计谋。
nbsp那洪承畴,为了讨好鞑子,不惜出卖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真是鞑子忠心耿耿的狗奴才,令人不齿!
nbsp而此时,在山海关的吴三桂,远远望见那支打着“祖”字旗号、足有两千多人的鞑清军队,心中满是疑惑,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警惕。
nbsp他暗自思忖:
nbsp这个便宜堂舅到底是要干什么?
nbsp若说是来打仗的,可瞧这队伍的架势,根本不像是要开战的样子;
nbsp若说是来串门子的,在这兵荒马乱的世道,哪有这般大张旗鼓的?
nbsp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nbsp就在他正绞尽脑汁思索其中缘由的时候,那边的队伍中有人开始喊话了。
nbsp声音远远传来,大意是:“我,祖大寿,如今在大清国过得那叫一个滋润,荣华富贵享之不尽。我实在不忍心看着好外甥还在水深火热之中挣扎。
nbsp不如放下一切,投入大清的怀抱吧!咱们一起吃香的喝辣的,还能携手解救那些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明国老百姓……”
nbsp那喊话声在空气中回荡,吴三桂听着这些言辞,就知道出自关外汉音,脸上露出一丝不屑的冷笑,心中对这突如其来的劝降充满了厌恶与警惕,一场新的较量,似乎已在这充满火药味的空气中悄然拉开了帷幕……
nbsp吴三桂听闻祖大寿的劝降之语,先是一愣,仿若听到了这世间最荒诞不经的笑话,紧接着,嘴角猛地一扯,竟直接给气笑了。
nbsp他心中暗忖:
nbsp这鞑子得是何等的厚颜无耻,才敢来劝降本总兵?
nbsp论实力,我吴三桂在这乱世也称得上一号人物;
第176章 归德光复,炸断古道(五)[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