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山脚下石榴红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5章 雪域忠魂,纸短情长[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UC小说]https://m.uc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不是任务,是责任。”艾山回程时淡淡地说,“我守了三十年,哪怕现在退下来了,也不能让这块碑蒙尘。”

    nbsp林砚默默点头,心里却涌起一阵复杂的情绪。

    nbsp接下来的三天,他们吃住在木屋里,跟着艾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nbsp夜晚围着炉火听他讲过去的故事:哪一年雪崩埋了哨所,哪一次巡逻救下了迷路的牧民,哪一回差点冻掉手指……

    nbsp林砚注意到,艾山每晚都会写巡逻日志,字体工整得像印刷体,内容详细到温度、风向、巡逻里程甚至路边的一块石头是否松动。

    nbsp“这些都要记下来。”他说,“后人来看的时候,知道我们是怎么守下来的。”

    nbsp林砚听着这些话,越发觉得眼前这位老兵,不只是个见证者,更是一个活生生的历史传承者。

    nbsp夜色渐深,窗外风雪依旧,屋内炉火温暖。

    nbsp阿依夏靠在墙边打盹,手里还握着一块艾德莱斯绸。

    nbsp小王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嘴里喃喃自语:“这段太感人了……”

    nbsp林砚望着熟睡的艾山,忽然发现他腿上的旧伤疤,在火光下若隐若现。

    nbsp“这伤,是哪来的?”他轻声问乌拉音。

    nbsp乌拉音沉默了一会儿,低声回答:“听说……是很多年前,他在一场雪崩中救了战友,自己却被困住了几天……”

    nbsp林砚的心猛地揪了一下。

    nbsp他望向床上的老兵,心里第一次生出一种近乎敬畏的情感。

    nbsp这一夜,风雪更大了,可他知道,有些东西,比风雪更坚韧。

    nbsp风雪仍在窗外肆虐,木屋内却因炉火的温暖而显得安静而庄严。

    nbsp艾山·巴图尔靠在墙角打盹,呼吸平稳,岁月在他脸上刻下的痕迹仿佛也随节奏起伏。

    nbsp林砚坐在桌边,翻看那本整齐摆放的日志本,每一页都写得极为工整,记录着每日的巡逻路线、天气变化、边境状况,甚至还有他对战友的回忆片段。

    nbsp他的手指轻轻划过纸页,心中涌起敬意。

    nbsp第二天一早,设备组开始准备最后一日的拍摄内容。

    nbsp小王调试摄像机时,屏幕突然黑了下去。

    nbsp“怎么了?”阿丽娅皱眉。

    nbsp“没反应!”小王急了,“电池完全没电了!”

    nbsp张建国接过手机视频通话请求,看到画面后立刻皱眉:“低温太强,电池失效了。你们有备用电池吗?”

    nbsp“有,但也是冷的。”库尔班回道。

    nbsp“那就用体温预热。”张建国语气冷静,“把备用电池贴身放几分钟,别让历史因技术断档。”

    nbsp众人照做,紧张地等待了几分钟。

    nbsp重新插入电池,摄像机终于亮了起来。

    nbsp“继续。”张建国点头。

    nbsp林砚坐在炉边,听着艾山讲述最后一次正式巡逻的经历。

    nbsp老兵的声音不大,却像刀刻般清晰。

    nbsp讲完后,艾山缓缓起身,从柜子深处取出一本泛黄的日记本,递给林砚。

    nbsp“这是我三十年来记下的事。”他说,“你们可以带走,但要记得——这片土地,有人一直在守护。”

    nbsp林砚接过本子,指尖微颤。

    nbsp炉火映照着一张张年轻的面庞,他们的沉默中,藏着敬意,也藏着决心。

    nbsp而在远方,喀什老城的方向,灯火如星,仿佛也在静静等待着一段故事的归来。

    nbsp雪停了,风也歇了。

    nbsp木屋外的天色泛起微蓝。

    nbsp林砚抱着艾山留下的日记本,在回喀什的路上几乎没有说过话。

    nbsp火车穿过塔克拉玛干边缘,一路向西。

    nbsp阳光洒在车窗上,映出一张张年轻而疲惫的脸庞,却没人真正睡着。

    nbsp每个人都在想着那座孤零零矗立在边境线上的石碑,以及碑下那个沉默了一辈子的老兵。

   &n

第85章 雪域忠魂,纸短情长[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