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山脚下石榴红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3章 丝路弦歌,梦想启航[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UC小说]https://m.uc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演出定在三天后的夜晚,地点仍是老茶馆前的小广场。

    nbsp消息一传出,街坊们纷纷前来报名做志愿者,还有几位老艺人主动要求登台献艺。

    nbsp就在演出前夜,林砚收到了镇文化办的通知:“演出可以举办,但必须控制规模。”

    nbsp他接过通知,嘴角微微扬起。

    nbsp控制规模?

    nbsp至少,门已经打开了一条缝。

    nbsp屋外,风穿过巷弄,吹动茶馆门前悬挂的彩旗。

    nbsp远处传来隐约的琴声,像是从时间深处传来的低语。

    nbsp而在茶馆内,灯光昏黄,气氛却愈发紧张。

    nbsp林砚正一页页翻看节目单,核对每一个细节;阿依夏则在后台轻声指导歌手如何系好头巾,让每一道褶皱都承载尊严与美感。

    nbsp夜色像一匹缓缓铺开的艾德莱斯绸,温柔地笼罩着喀什老城区。

    nbsp茶馆前的小广场早已挤满了人,孩子们坐在前排;老人们拄着拐杖,静静等待那熟悉的旋律响起。

    nbsp林砚站在后台角落,手中攥着节目单,指尖微微发凉。

    nbsp他一遍遍核对着流程:开场顺序、音响调试、灯光测试、座位安排、安全出口……每一个细节都像是悬在心头的一根弦,稍有偏差就可能崩断整场演出的节奏。

    nbsp“今晚的风,会把我们的声音带到哪儿?”他自言自语,却没发现阿依夏正站在身后。

    nbsp“带到人心最柔软的地方。”她轻声回答,语气坚定。

    nbsp林砚转头看向她,灯光下,她的裙摆随风轻轻摆动,仿佛随时要飞舞起来。

    nbsp他点点头,两人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彼此心照不宣地交换了一个眼神——这不仅是他们共同策划的一场音乐会,更是一次关于文化的宣言。

    nbsp舞台中央,张婷已经坐好,吉他在她怀里安静如沉睡的湖水。

    nbsp赛福丁抱着冬不拉,低眉顺眼地调整琴弦。

    nbsp台下的观众逐渐安静下来,空气里弥漫着一种奇特的紧张与期待交织的情绪。

    nbsp“来了。”林砚低声说。

    nbsp随着一束暖光落下,音乐悄然响起。

    nbsp张婷弹出第一个音符,是《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主旋律,柔和而深情。

    nbsp紧接着,赛福丁的冬不拉加入进来,曲调渐渐转向维吾尔民歌《帕米尔姑娘》,两种风格迥异却气质相通的旋律在空中交织,如同两条来自不同源头的溪流,在这片古老土地上交汇成一条新的河。

    nbsp掌声从第一句唱完便雷鸣般响起,久久未息。

    nbsp一位坐在前排的老者抹了抹眼角,低声对身旁的人说:“这曲子让我想起小时候在塔县听过的风声。”

    nbsp林砚站在幕后,目光扫过全场,看到那些原本冷漠或怀疑的脸庞此刻全都沉浸其中。

    nbsp就在这时,一阵清脆而高亢的歌声从台边响起——阿依夏没有按原计划只做伴舞,而是即兴加入了合唱。

    nbsp她闭着眼睛,嘴唇微启,歌声仿佛是从灵魂深处涌出。

    nbsp那一瞬间,整个小广场仿佛被她的声音点亮,连天上的星星都似乎多了一份光芒。

    nbsp人群骚动了起来,有人站了起来,有人低声啜泣,还有人开始跟着哼唱。

    nbsp歌声穿越人群,也穿透了林砚的心脏。

    nbsp“她来了,一切都活了。”他在心中默默念道。

    nbsp舞台上的气氛达到了高潮,但林砚却没有放松警惕。

    nbsp他的目光不断扫视四周,确保秩序稳定,防止任何意外发生。

    nbsp这场演出不仅仅是艺术的呈现,更是对文化传承的一种尝试和证明。

    nbsp就在他准备回到前台引导下一环节时,耳边忽然传来一个声音:“林哥,直播已经开始,信号很稳。”

    nbsp是库尔班。

第73章 丝路弦歌,梦想启航[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