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山脚下石榴红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章 泛黄记忆,茶香依旧[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UC小说]https://m.uc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短短一天内,“我记忆中的老茶馆”话题阅读量突破十万,数百条留言如潮水般涌来,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一段段温情回忆,串联起半个世纪以来喀什老城区的生活图景。

    nbsp有人贴出几十年前爷爷带着他去茶馆听弹布尔琴的照片;有人晒出父亲用铜壶煮茶的旧物,配文:“那味道,是我整个童年。”还有人讲述小时候在茶馆门前看木卡姆表演的经历,文字里满是热泪与怀念。

    nbsp林砚在区文旅局翻阅资料时,手机震动不停。

    nbsp阿依夏把评论区精选内容整理成文档发给他,其中一张黑白合影引起了他的注意——那是张年代久远的照片,背景正是尚未修缮的老茶馆门脸。

    nbsp前排站着几个神情坚毅的年轻人,中间那位穿着中山装、目光炯炯的男人,分明就是年轻时的爷爷。

    nbsp“这是爷爷和第一代经营者们的合照!”林砚心头一震,指尖轻轻抚过屏幕。

    nbsp他仿佛看到了那段尘封岁月缓缓展开:那些曾在茶馆中谈天说地的老人,那些曾经在这方寸之地传承手艺的手艺人,那些将各民族情谊编织如织锦的故事……

    nbsp他连夜赶回老茶馆,找到阿依夏和古丽米热,三人围坐在尚未完工的大厅中央,灯光昏黄,空气中弥漫着木材与泥土的气息。

    nbsp“我们得让更多人知道,这里不只是个房子,它是一段活的历史。”林砚语气坚定,“我们要办一次开放日,让居民亲眼看看修复的过程。”

    nbsp阿依夏立刻点头:“我可以继续做宣传,让更多人参与进来。”

    nbsp古丽米热也表示支持:“我会准备讲解稿,带大家了解每一处工艺背后的讲究。”

    nbsp一场由社区自发组织的“茶馆开放日”悄然筹备起来。

    nbsp海报贴满巷口小摊,广播在清晨响起,老人们拄着拐杖来了,孩子们牵着父母的手跑来了,连外地游客都闻讯而来。

    nbsp活动当天,阳光明媚。

    nbsp古丽米热站在大厅中央,手持激光笔,细致讲解梁柱结构如何保留原貌、墙体为何选用传统夯土材料、屋顶瓦片又是怎样按照原有规格复刻的。

    nbsp木拉提则在院中搭建了一个简易演示台,现场展示塔吉克族传统的夯土技法。

    nbsp围观人群越聚越多,有人忍不住上手体验,笑声此起彼伏。

    nbsp赵明远派来的“观察员”混在人群中,试图挑刺,却被群众接连提问:“你们开发商打算怎么处理这栋百年建筑?”“你们有没有考虑过居民的感情?”面对这些问题,那人支吾其词,最终灰溜溜地离开。

    nbsp临近尾声,林砚走上前台,宣布启动“老物件认领计划”,鼓励居民捐赠家中与茶馆有关的老物件,用于未来展陈。

    nbsp“不是要它们变成展品,而是让它们回到属于自己的地方。”

    nbsp掌声雷动,像是这片街区沉睡多年的心跳终于被唤醒。

    nbsp夜幕降临,人群散尽。

    nbsp茶馆恢复了宁静,只剩屋檐下摇曳的风铃轻响。

    nbsp林砚坐在修复好的窗边,望着窗外渐深的夜色,刚准备关掉手机,忽然,一个陌生号码亮起。

    nbsp他犹豫片刻,接通电话。

  &

第12章 泛黄记忆,茶香依旧[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