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赟希梦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0章 美国往事(8)[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UC小说]https://m.uc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和海克太太,还有这个家里每一个人…”说到最后极度委屈,眼泪也不听使唤地流了出来,为了不让父亲难过,只能悄悄低头去擦,可越擦越多,感觉怎么也擦不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周士礼不忍,于是劝慰道:“孝贤告诉父亲,为何会哭?是觉得委屈吗?”

    nbsp小孩子要强,纵使有天大的委屈,也不愿意让父亲失望,于是抬头张着一双湿漉漉的眼睛回答:“孝贤不是委屈,是觉得让父亲失望了很难过。”

    nbsp“为什么会觉得让父亲失望?”

    nbsp“因为孝贤不会背诗词了,而且越来越不听话…”说着说着,好不容易止住的眼泪又开始流,可也管不了那么多,不过是个才四岁的孩子罢了。

    nbsp周士礼见孩子哭得伤心,终究是舍不得,一把将人抱进了怀里安慰:“父亲不是失望,只是希望孝贤能时刻记住自己的故乡在哪里!你忘了娘亲还在家等我们吗?”

    nbsp孝贤窝在父亲怀里瓮声瓮气地答:“不会忘记,孝贤在睡梦里都在想着娘亲。”

    nbsp“这里不是我们的家,早晚都是会离开的。”

    nbsp“离开?父亲不想在这里生活吗?”孝贤睁着一双无比好奇地眼睛问父亲:“难道父亲在这里不开心吗?可是我在这里觉得很开心,海克太太会给我们做好吃的东西,海克先生也会给我讲故事,还有戴文,他现在是我最好的朋友了。”若是说孝贤是个懂事的孩子也不为过,可是再懂事聪明的孩子,也终究只是一个孩子而已,他的喜怒哀乐也许只是跟周遭的环境有关。

    nbsp“孝贤不懂,这里不是我们的家,就算再喜欢也不是。”

    nbsp“为什么?”孝贤懵懂地问。

    nbsp要问为什么?恐怕连周士礼自己也无法解释给一个孩子听,他不能用自己那套牵挂之情去强加在孝贤身上,本身就是有失公允的,也很难去拆解那些复杂的心绪使然,只得牵强附会2:“孝贤只要记住,我们的家在远东,那里有我们最最亲的亲人。”—解释2牵强附会,出自清末民初小说家曾朴的《孽海花》一书,这本书最早是出现在1903年,所以又被我提前了。

    nbsp孝贤似乎有些不明白,可见父亲一副心事重重地模样,便也乖巧地点了点头。一个四岁的孩子,连自己的名字才刚刚学会,就开始接收着一种完全陌生的语言和文字,可没有明辨能力,也只能被动的接受着。

    nbsp“父亲的心意,孝贤明白的。”为了让父亲高兴,孝贤如此懂事的安慰,让周士礼感觉安心,摸着孩子的头道:“孝贤一直都很聪明的,父亲知道。”

    nbsp“那我今后一定好好学习。”

    nbsp小小年纪,一直都懂得察言观色,周士礼甚是难过,摸着孩子的头直叹气,原本带着孩子出来就是为了吃上一口饱饭,如今饱饭算是吃上了,可却没来由地揪心。异乡客们所有的不如意,其实都不是异乡里的排挤和屈辱,而是一抹乡愁深深而已!

    nbsp年幼而不自知,原本就应该被原谅,况且孝贤已经做得够好了!

    nbsp周士礼问孩子:“孝贤将来想做什么?”

    nbsp孝贤也许不明白父亲所指为何,闷声问:“什么什么?”

    nbsp周士礼回答:“就是长大了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比如像海克先生那样的律师,像马奎尔先生那样的法官,又或者是像父亲这样无用之人。”

    nbsp孝贤似乎并不认同父亲的言语,片刻沉寂也无地说:“我想当一个像海克先生那样厉害的律师,可也相当一个像父亲这样会读很多诗词的人。”

    nbsp“父亲不过是一个连妻子孩子都照顾不了的人罢了,孝贤为何这般?”周士礼不解。

    nbsp“可孝贤觉得父亲就是这个世界上最最好的人了。”每一个孩子心目中都有关于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在镜子中呈现出的样貌,便是孩子看到的样貌,也许在孝贤的心目中,父亲就是那个曾经为家庭奋不顾身的样貌,这份样貌让孩子看到了,并且学到了,当然这是后话了。

    nbsp周士礼:“可父亲让孝贤饿过肚子,也让孝贤害怕过啊!”

    nbsp孝贤:“孝贤并不害怕,因为父亲就在身边。”

    nbsp此时唯有一个紧紧的拥抱才能慰藉周士礼那抹在心中挥散不去的愁容,于是他抱着孝贤,几乎压得他喘不过气。

    nbsp孩子感受到了他的情绪,甚至不管不顾,用短短的手臂回报了自己的父亲。

    喜欢。

第170章 美国往事(8)[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