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赟希梦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9章 异乡赶路[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UC小说]https://m.uc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p;nbsp也许就像书信中写得那般,无定址?伍子洵也许早就离开了青岛。

    nbsp两人计划了一遍,决定从青岛取道泰安州直接去省中济南。计划才刚成型便恰巧遇上了几个从济南而来的意大利传教士,两人都很好奇济南的情况,便拉着传教士询问情况,几个传教士也热心地给两人讲述了省中的情况,那里还算太平,清政府的官兵对外国人保护有嘉,如果他们现在要去的话,也不算是危险的时期。

    nbsp得到了还算欣慰的答案,两人便不再犹豫,雇了一辆马车便奔向省中。

    nbsp一路上也算太平,没有遇上什么大波折。

    nbsp彼得喜欢坐在马车前观察周边的环境和风土人情,每路过一个村落时就会问赶车人:“大哥,那个村子叫什么名字?”赶车人也是个中年汉子,带着一股子胶辽味儿口音,说话也算耐心,对外国人的戒备心不算太重,彼得问什么他也答什么。

    nbsp可两个外国人的口音都带着广东味,还有些不清不楚的官话,那赶车人更带着浓重的口音,三个人对话时,经常会出现啼笑皆非地场景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比如彼得跟赶车大哥聊天,一般都会尽量避免一些地方口语,而霍斯特的言语夹杂着不少英文单词,多半是自己不会讲那个汉语词时,赶车大哥是青岛人,那里德国人多,反而能讲几句德语,可他哪能分得清彼得与霍斯特到底是哪国人啊!在他们眼中,所有的外国人都长成一个样儿。

    nbsp所以,赶车大哥对着两人炫耀几句德语出来,往往搞得气氛莫名其妙起来。

    nbsp一般这种时候,彼得都会拿出相机来,让赶车大哥对着镜头笑一笑,然后用这些来化解尴尬地气氛,其实是彼得想太多了,人家其实根本就不在意,反正你们是鼻子是眼也就那样,拉完这趟车,还有下一趟的人等着。

    nbsp青岛到泰安州约有两百英里路程,大约需要花上五、六天的时间,这一路多是山丘地貌,若是遇上下雨天整个道路就全是泥泞,异常不好赶路,还会在路上耽搁不少时间。可也有让人欣喜的时候,六月里,大道两旁点缀了不少五颜六色的野花,霍斯特总比彼得懂得“奢侈”,不吝啬用相机记录下这些平凡生活里不容易发现的景色。

    nbsp彼得喜欢调侃霍斯特:“也许报社最后刊登你的照片时,发现除了城市的凌乱就是这些乡野间的野花野草了,你说安格斯先生看见之后,会不会把你送回哈佛去?”

    nbsp霍斯特不以为意:“这些才是最能反应一个地方的真实面,如果大家都只喜欢看到美好的事物,那么哪些才是值得被印刷的新闻和照片呢?”

    nbsp彼得讪讪回答:“从我进入报社那天开始,我就在问自己到底什么是值得被印刷的新闻?可都到现在了,依然也没有找到标志答案,也许这个世界上原本就没有什么所谓的标准答案吧!”

    nbsp“谁知道呢!”

    nbsp马车晃晃悠悠地行驶在布满灰尘的大道上,四处都是幽绿的野草和艳丽的野花,如果赶上黄昏日落时,晚霞从天际下浮现,几乎延绵了整个西边的山丘,组成了这个时代里最美的瞬间,可除了诸如彼得和霍斯特这样闲暇之人外,还有谁能静下心来观赏呢?

    nbsp彼得指着眼前的景色问身边赶车的大哥:“你觉得这些美吗?”

    nbsp赶车大哥不知该如何回答他,便摇了摇头,随即又点了点头,彼得被搞得迷惑,问:“到底是美还是不美呢?”

    nbsp赶车大哥:“俺不知道啊!”

    nbsp“怎么会不知道呢?”彼得还想细问,却被霍斯特用英文给截住了;“平民百姓连饭都吃不饱,还有心情欣赏美景?你是有什么问题吗?”

    nbsp释然,彼得才反应过来:“也许是我过得太随意了。”

    nbsp“大部分中国人本来对西方思想,甚至是西方人都带有偏见,大概就是这些自以为是的高尚情操搞得鬼,彼得,我发现你越来越不像你了,总感觉像有另外一个人寄居在你的身体里。”

    nbsp“我就是我,怎么会越来越不像?你是眼花了吧?”彼得冷静地辩解,像是怕霍斯特不相信,还一再重复道:“不要随便猜测别人,好吗?”

    nbsp霍斯特好笑:“你听过中国的一句古话吗?此地无银三百,大概意思就是说,越想要隐藏和掩盖的事情,反而越是容易暴露出来。你不用一直重复,好吗?没有人随便猜测你,我就是很直接的说出来而已。”

    nbsp“你还记得当初进入这片土地的初衷吗?”霍斯特又突然问。

    喜欢。

第119章 异乡赶路[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