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护国公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章 借兵剿寇[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UC小说]https://m.uc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救驾的的确到了。

    nbsp然而……

    nbsp“臣辽东巡抚黎玉田。”

    nbsp“臣山永巡抚李希沆。”

    nbsp“臣永平兵备道张若麒。”

    nbsp随着一艘大型战船缓缓靠近,甲板上三名官员同时叩拜,然后齐声向着被王承恩扶出来的崇祯说道:“恭迎圣驾!”

    nbsp这不是黄蜚的登莱水师。

    nbsp这是从老龙头过来的,隶属山海关总兵的龙武营水师,而这三人里面黎玉田是和吴三桂一同率领关外军民撤回的,李希沆是统领山海关及永平一带兵马的山永巡抚,实际上已经改任天津巡抚,接替告老的冯元飏,但旨意还没等发出李自成就到北京了。

    nbsp张若麒的兵备道就不用说了。

    nbsp他们再加上之前逃过去的蓟辽总督王永吉,共同构成山海关一带的文官体系,而山海关总兵高第和辽东总兵吴三桂,则是那里的两个主要统军将领,原本还应该有投降了的蓟镇总兵唐通和兵败后至今不知道在哪儿的顺天巡抚宋权,这些人构成大明在冀东的军政核心。

    nbsp“平身,汝等能来,朕心甚慰!”

    nbsp崇祯面无表情地说。

    nbsp他其实也没什么可慰的,因为这就是一群残兵败将,原本各镇精锐都抽调去堵李自成了,然后基本上全都投敌,这些人手中就是些留守的老弱病残。

    nbsp“臣等来迟,还请陛下赐罪!”

    nbsp黎玉田看着他脸上的伤口小心翼翼地说道。

    nbsp这里面他官最大。

    nbsp明朝的巡抚并不是专职,只是临时因任务而设,而其本身正式的官职都是御史,以御史巡抚某某地,黎玉田是副都御史,李希沆是佥都御史,兵备道同样也是如此,张若麒官衔其实是按察司副使。

    nbsp“能来就是好的。”

    nbsp崇祯说道。

    nbsp黎玉田等人看他状态不佳,也都没敢再多问,此时海上颇有风浪,两船也无法继续靠近,所以他们护卫着崇祯直接转往北塘,至于原本到北塘截杀崇祯的那些人此时当然撤走,龙武营水师虽然实力不强,但好歹那也是千人级别的正规军,更何况杨庆还有数百家奴,这支舰队在北塘码头靠泊并征用当地一座官署,在这里黎玉田等人重新觐见了皇帝。

    nbsp他们已经接到了圣旨。

    nbsp正是因为接到圣旨,知道崇祯已经准备南下,所以才匆忙跑到天津来觐见的。

    nbsp至于他们的目的……

    nbsp“陛下,陛下何忍弃北方百姓,臣万死不能奉诏,臣等生为大明之臣死为大明之鬼,决不能与那作乱犯阙的逆贼并列,臣请陛下收回成命,北方军民愿誓死扞卫大明,与那逆贼血战到底,收复京师奉陛下还宫。”

    nbsp张若麒哭嚎着。

    nbsp“他是哪儿人?”

    nbsp杨庆低声问王承恩。

    nbsp“山东人。”

    nbsp王承恩不动声色地说。

    nbsp“哦,明白了。”

    nbsp杨庆点了点头,继续扶着刀柄在崇祯身旁扮雕像。

    nbsp“之前朕集北方之兵,尚且不能守住北京,卿有何策可收复京师?其有数十万大军,卿有多少兵马?其辈皆百战之余,卿之兵马有多少能与其匹敌?”

    nbsp崇祯喝着茶说道。

    nbsp“呃,陛下,臣等忠义之精神可抵百万大军!”

    nbsp张若麒大义凛然地说。

    nbsp然后崇祯手中茶杯飞出,连同半杯茶水一起砸他脑门上。

    nbsp“朕问你有多少兵马!”

    nbsp崇祯咆哮道。

    nbsp“回陛下,关门总兵高第所部尚有约万人,平西伯所部四万余,总计冀东可集之兵五万略胜,只是高第所部皆是仓促征集,守城或许尚可,野战恐怕一触即溃,平西伯所部倒是精锐。”

    nbsp黎玉田小心翼翼地说。

    nbsp“说真正能打,能与其野战的,别说什么精锐,边军之糜烂朕亦非不知。”

    nbsp崇祯说道。

    nbsp“这个,不超过一万。”

    nbsp黎玉田老老实实地说道。

    nbsp实际上他也是夸张了,关宁军也就比高第那些民兵强点,真正能打的就吴三桂的那几千家奴,这点人就连守山海关都很玄,真要反攻夺回北京那恐怕就真得指望张若麒那忠义之精神可以感动上天了。

    nbsp实际原本历史上吴三桂在初期也是被李自成按着打,野战被斩首三千级,后来不得不困守山海关,而且守得形势危急眼看就撑不住了,他才不得不跑去亲自求多尔衮,然后多尔衮加入战场。清军的加入使双方合兵之后单纯兵力就已经远远超过李自成,这样才导致了李自成的兵败,老李可不是什么几十万大军进攻山海关,他的兵力不足十万,真正的精锐也就三万左右,而多尔衮是带着八万,吴三桂和高第两部加起来五万,兵力不足是李自成在山海关兵败的主要原因。

 &

第二十章 借兵剿寇[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