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怎一个惨字了得[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UC小说]https://m.uc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岑重是带着有些失落的心情,离开独山的。
nbsp一直以来,他都觉得自己是一个书也读得好,事也做得了的当世标杆。
nbsp他既看不起那些不读书的莽汉、痴汉,更看不起那些把书读傻了只知道之乎者也,只晓得诗词歌赋的傻缺。
nbsp因为大部分不读书人的莽汉知道自己蠢,还是愿意服从领导听从指挥的。但那些读傻了书的家伙,nbsp却都认为天老子第一,他第二,明明是自己不行,还偏偏不认帐,一旦做错了事,那都是别人的问题。
nbsp这样的人,不做事还好,nbsp至少他只能祸害身边的人,可是一旦做了官,nbsp主政一方,那祸害的可就是一方的人了。
nbsp偏生这样的人,现在还是为数不少的。
nbsp岑重一向都是居高临下的俯视这样的家伙,嘴上不说,心里却是充满了鄙夷。
nbsp直到他碰到了萧诚。
nbsp一个书读得不比他差甚至还要比他强一些的读书人。
nbsp这一点,他老子岑老夫子作了注解,岑重不得不服。因为他自己也是岑老夫子一手一脚教出来的。
nbsp但同时,萧诚还是一个做事比他更胜一筹的人。
nbsp说不定要胜出好几筹。
nbsp不过岑重的自尊心不允许他认为自己比萧诚差得太远。
nbsp比起岑重,萧诚来到西南的时候,是真正的白手起家。
nbsp岑重来时,萧诚已经打开了局面,nbsp他起家的三千兵马,nbsp便是萧诚给他的。
nbsp而现在,nbsp岑重每一次来到贵州路,总是能看到这里又出现了很多的新变化。
nbsp军队的事情就不说他了。
nbsp岑重自觉在这个方向上跟萧诚没有可比性,人家算是家学渊源。
nbsp但在民政之上也输给萧诚,真让岑重很是觉得无颜见人。
nbsp一个土地承包到户,nbsp便让贵州路旧貌换颜。
nbsp但自己在广南西路开始的推广的时候,nbsp却处处受到阻挠,推行极是不顺。
nbsp一个税费合一,提高商税,使得萧诚在贵州路百姓之间的声望嗖嗖往上窜,而做生意的,居然也闭嘴不言,老老实实的交税。
nbsp而自己在广南西路邯郸学步,马上便有无数的人跳出来,说自己与民夺利,是贪官恶吏,关键是,在这个过程之中,还当真出了不少的恶性的案子,多是地主官吏逼迫那些小商小贩从而导致死人的极端事件。
nbsp天可怜见,自己推广这些政策的目标人物,那里便是这些小商小贩了,明明是那些大商家好不好?
nbsp与萧诚一席长谈,nbsp岑重也算是明白了这里头的关键所在。
nbsp政策是好的,nbsp但更键的是执行的人。
nbsp没有那一个统治者希望自己的治下民不聊生,依不蔽体,nbsp食不裹腹。
nbsp那怕就是何不食肉糜的那位遗臭万年的家伙,内心深处,指不定也充满了对于贫苦百姓的同情与怜爱。
nbsp政策很好制定,执行的过程才是最大的难题。
nbsp两地最大的区别也就在这里。
nbsp明白了关键,但怎么做,岑重现在还是茫然无头绪。
nbsp虽然他现在是一地安抚使,但不像萧诚在贵州路有着绝对的权威,而他治下的那些官员,绝大部分受到他的熏陶或者畏于他的威名,基本不敢乱来。
nbsp所以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之中,虽然有时候也走样,但大体之上还是维持在一个可以容忍的范围之内。
nbsp但自己在广南西路可就不行了。
nbsp说白了,就是萧诚在贵州路是另起炉灶,重新在废墟之上修了一栋楼起来。
nbsp而自己呢,只是在原有的房子里修修补补,虽然敢换了一些被白蚁驻空了的柱子,但那为数更多的椽廓檩条,却基本没有动。
nbsp一动,就是伤筋动骨。
nbsp革命不是请客吃饭!
nbsp岑重脑子里还回想起临走之时,萧诚似笑非笑地对他说的这句话。
nbsp不过八个字,但内里却蕴含着无比的血腥与暴力。
nbsp岑重终究还是一个士大夫,终究还是无法像萧诚那样下定决心,敢于推倒过去的一切重建。
nbsp但凡是阻碍在他前面的,他都敢于掀翻。
nbsp只不过他的掀翻的节奏把握得极好,每一次都让事情完全处在一个可控的范围之内。
nbsp现在,这个家伙又准备去掀翻治下的几处顽疾了,等到他将这几处顽疾也治愈了,那贵州路必然会再上一个新台阶。
nbsp一处地方,一旦走出了正轨,形成了良好的循环,那他的发展速度,会让其它地方瞠目结舌。
nbsp到了那个时候,广南西路就更无法与贵州路相比较了。
nbsp所以岑重给自己立下了一个时间节点,当萧诚拿下了大理,便在大理建立起了良好的秩序而自己还没有理清广南西路的话,那他就服输。
nbsp从此心甘情愿的居于萧诚之下。
nbsp真是希望自己在这一场竞争之中别再输了。
nbsp好歹也保留一点面子啊!
nbsp对于岑重的这点子小心思,萧诚笑而不语,岑老夫子却哧之以鼻。
nbsp老夫子认为自家儿子没有半点赢面。
nbsp老夫子如今不再当私塾夫子了,在萧诚的再三恳求之下,老夫子以七十高龄出山,当了贵州路的提学,专司督办一路之学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萧诚费了老鼻子儿劲把老夫子忽悠出山,让他放弃了饮酒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美好日子,自然是没安好心。
nbsp一来,这位老夫子虽然一辈子没考中过进士,但学识水平都是上上之选,是个行家,而且能教育出岑重这样的实干家,他本身做事,又怎么会差呢?
nbsp二来,老夫子教了一辈子书,桃礼满天下,不说近二十个进士了,这些人萧诚想忽悠来也不大可能,但老夫子还有更多的学生,没有考中进士的,那就可以打打主意了嘛!
nbsp先生贵为一路提学,说不定就有过去的学生来这里谋个出路。
nbsp现在贵州路上,差得就是读书人,更差的是有些本领的读书人。
nbsp那怕那些把书读傻了的家伙,也能弄来替贵州路上的娃娃们启个蒙总行吧?
nbsp而且,这些能读得起书的家伙,家里一般都是比较有钱的,至少也是一个小康之家,不然也请不起开价比较昂贵的岑夫子作先生,这些人来了,还可以变相
第437章 怎一个惨字了得[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