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齐穿七零,闺蜜赚钱,我躺赢!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章 一块钱咱家掏的起[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UC小说]https://m.uc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是孩子们争气。

    我两个女儿,从小学习就好,毕业都是学校推荐的工作。

    给我们争气,我们脸上也有光啊。

    婶子家人丁兴旺,又是个开明,有远见的,以后这些孙子孙女,跟春笋似的,一个个都起来了。

    到时候,你家这家境,这排面,估计整个村子都比不了。”

    谁不知道,油草岭村最难缠,最重男轻女的人家就是三花奶奶家。

    她大儿子家里就生了两个女儿。

    又没分家,三花奶奶每天骂的最多的就是大儿媳和两个孙女。

    大儿媳母女在这个家里,干的最多,吃的最少。村里谁人不知道?

    现在被刘秀兰同志这么一捧,三花奶奶面色红润,整个人都轻飘飘的:“刘同志说的对,领导都说妇女能顶半边天呢,咱们当女子的,不比男人差。”

    刘秀兰忙放下手里的碗,双手拉着三花奶奶的手,又是一顿夸:“要不说婶子你开明呢。可不是这个理。”说完,又指着旁边的几个孙女道:“这俩姑娘也上学了吧,挺机灵的,就我教书这么多年,一看就能看出来,以后铁定不差了。

    有你家老五这个中学老师辅导着,你们家孩子铁定要比村里其他家孩子先一步吃上铁饭碗。”

    刘秀兰同志说的就是老大家的两个闺女。

    俩闺女一个十二,一个八岁,都还不识字呢,但被刘秀兰同志架着,也不好意思说没上过学,只能笑着点着头:“是啊,是啊,我们家有老五这个先例,脑子指定不差。刘同志说的对啊。”

    三花奶奶现在畅想着家里的孙子孙女们以后各个有出息,端上了铁饭碗,逢年过节,一兜子一兜子的点心罐头的往家里送,想想都喜人。

    三花奶奶和刘秀兰同志一见如故,最后听说想买两只鸡,给姜干事补补身子。

    立马带着她去了鸡窝,让她随便挑。

    于是,临走的时候,刘秀兰提着一只五六斤的鸡高高兴兴的向三花奶奶告别。

    留下姜糖拿着钱往张家人怀里塞:“这是纪律,我们不能拿老百姓一针一线,该多少是多少,要不然这鸡我们不要了。”

    姜糖这些天已经把这几句话说了上百遍了,最后总能通过这句话压住那些热情的村民。

    而一旁的三花奶奶,在看到刘秀兰提着鸡,闺女在后面付钱的样子。

    又是一阵感触,这要是她闺女儿子该多好。

    于是等姜糖母女一走,三花奶奶就对着一家子道:“老五,这两个月你放假在家也没事儿,以后上午你就教他们几个学认字。咱们老张家,以后一定要个个端上铁饭碗。”

    说完看向几个孙女:“你们几个明天也跟着你们小叔学,如果学的好,这次开学,我就让你们去上学堂。”

    “娘,咋就突然让她们学认字了,我还有事儿呢。”

    “你有啥事儿?这些天也没指着你下地,开荒的事儿都是你几个哥哥干的,你在家里教教孩子学习难着你了?”

    “没有没有?”

    三花奶奶又看着剩下四个儿子:“这次开荒种菜,说是秋收村里能收,你们家的孩子能不能上学,就看这次能种出多少菜。

    儿媳妇们,人家刘同志说的对,咱女人也不差。都给我支棱起来,小辈们这么多个,我就不信我三花培养不出来一个姜干事这样的。

    还有,你们都给我争口气,将来也让你们奶奶吃上罐头,喝上麦乳精。”喜欢齐穿七零,闺蜜赚钱,我躺赢!请大家收藏:

第九十章 一块钱咱家掏的起[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