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谋划阻挠朱樉[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UC小说]https://m.uc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实施的机会吗?肯定是百般阻挠,根本推行不下去。”
朱标面露苦笑,忧心忡忡地说道,“父皇,可是让老二这般行事,全然未顾及朝堂规矩,您今日也看到了,这引发了诸多争议。”
“儿臣实在担心,这会对后续的改革推行造成一定的阻碍。”
“哪怕您再等上半年时间,等有足够多的工厂建立起来,借助工厂的力量来推行改革,也会容易得多啊。”
朱元璋放下手中的茶盏,笑骂道:“标儿,你真是没经历过饿肚子的苦啊。”
“现在马上就到五月中旬了,再晚些,可就错过了种植红薯、玉米的最佳时间。要不咱也不会如此着急。”
“咱想着,借土地国有化这事儿,重新规划土地,大力把红薯、玉米这些高产作物推广开来,让百姓们都能填饱肚子。”
“这才是头等大事,其他的什么朝堂规矩、各方争议,在这民生面前,都得往后靠。”
朱元璋站起身来,在殿中缓缓踱步,一边走一边说道,“往后啊,等整个大明的百姓都知道了这些高产作物的好处,后续的改革自然也会容易得多。”
“毕竟只有百姓们吃饱了肚子,才能从土地里逐渐脱离出来,去从事其他营生。”
“而且,百姓生活好了,还能刺激人口增长,减少卖儿卖女这种悲惨的情况发生。”
“等百姓们吃饱了,有了精力,工厂招工、土地流转这些改革举措才能顺利推进下去。”
朱标听完,心中豁然开朗,旋即面露愧色,恭敬说道,“父皇深谋远虑,时刻心系天下苍生,儿臣目光短浅,未能及时领会父皇的良苦用心,实在是惭愧至极。”
“标儿,每日在朝堂上听那些臣子奏事,你可不能全听他们说的问题。”
朱元璋目光紧紧盯着朱标,神色严肃且认真地叮嘱道。
“你要明白,你是未来的皇帝,肩负着整个大明的兴衰荣辱,必须要站在整个国家的高度看待问题。”
“就拿这土地国有化和推广新作物来说,朝堂上的官员们,心思各异。”
“有的人为了一己私利,贪恋权势财富,只想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
“有的人则受限于固有观念,因循守旧,看不到这背后对国家长远发展的巨大意义。”
“你可千万不能被他们的言论左右,一定要时刻把百姓的温饱、国家的长治久安放在首位。”
朱标神色凝重,重重地点头道,“儿臣谨记父皇教诲。”
“往后处理朝堂事务,儿臣定会以天下苍生为念,明辨是非,不被表象迷惑,时刻将国家和百姓的利益放在心头。”
朱元璋微微点头,目光中满是期许:“标儿,改革之路艰难险阻,你不仅要巧妙应对朝堂上的反对势力,还要确保改革举措能切实落地,让百姓受益。”
“河南作为此次改革的试点地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你在选派考察官员时,替咱给老二带句话,让他在稳健推进改革的过程中,适当加快些步伐。”
不能仅仅依靠天德和宋学士在朝堂上支持,他得在河南做出实实在在的成绩,拿出令人信服的成果,让那些反对改革的人无话可说。”
朱标郑重地应道:“父皇放心,儿臣定会将您的话带到。”
而御史中丞周冕,在下朝之后,脚步匆匆地回到府上。
一进府门,便径直朝着书房走去,神色阴沉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乌云。
进入书房后,他挥手屏退了左右侍从,整个书房顿时安静下来,只留下他沉重的呼吸声。
他坐在书桌前,双眼紧紧盯着桌面,脑海中不断回放着朝堂上发生的那一幕。
此次秦王朱樉推行土地国有化,他本以为胜券在握,能借助朝堂众人之力,一举将秦王弹劾下马,让这所谓的改革胎死腹中。
可万万没想到,关键时刻徐达和宋濂竟然站出来支持秦王,这让他的计划瞬间落空。
他心中不禁泛起一阵疑惑,暗自思忖,“难道他俩家中的土地很少么?!怎么会支持这种损害众多官员利益的改革?”
“哼,看来此事不能操之过急,若想阻止,必须另谋他策了。”
周冕咬着牙,低声自语道,语气中充满了不甘与决绝。
思索片刻后,周冕猛地起身,快步走到书架前。
目光在书架上快速扫视,最终定格在一本陈旧的名册上。
上面详细记录着他在河南的人脉关系,其中不乏一些在当地颇具影响力的豪绅富商。
看着这些名字,周冕眼中闪过一丝阴冷的光芒,他决定联系这些人,让他们在河南给秦王的改革制造更多麻烦,务必让这场改革陷入困境,无法顺利推行下去。
周冕铺开宣纸,提笔蘸墨,运笔如飞,几封信在笔下迅速成形。
信中,他以极为详尽的笔触阐述了当前朝堂上围绕秦王朱樉土地国有化改革所产生的局势,言辞之间尽显忧虑与急切。
同时,他还明确指示河南的族人们,要不遗余力地煽动豪绅继续抵制改革,务必让秦王的改革举措陷入举步维艰的困境。
第167章 谋划阻挠朱樉[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