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科技革命,从1984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0章 一系列的架构设计[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UC小说]https://m.uc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完成业务系统架构搭建后,秦奕和陈宇没有丝毫懈怠,迅速投入到逻辑架构、物理架构等一系列架构的设计工作中。

    秦奕摊开收集来的资料,对陈宇说道:“业务架构搭建好了,接下来得从逻辑架构入手,梳理系统功能模块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让业务在逻辑层面更加细化。”

    陈宇点头表示认同,两人就此开始从分层结构、模块划分、组件交互这几个方面着手设计逻辑架构。

    首先在逻辑分层上,系统被从下到上分成三层,数据输入层、核心处理层以及用户交互层,数据输入层负责处理多种多样来源的信息,核心层则需要用批处理引擎计算类似停机位预分配表以及冲突计算的内容,用户交互层则由电子字符终端、微机以及物理状态看板结合。

    模块设计中的模块则基本上与业务架构的各种业务域保持一一对应的关系,组件交互部分则明确这些模块之间的调用关系和数据流向。

    解决逻辑架构问题后,秦奕和陈宇开始着眼物理架构。

    秦奕分析道:“物理架构要确定系统的硬件、软件和网络等实体组件,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

    中央主机部分,浪潮小型机配备

    128MB

    内存,运行浪潮事务处理系统,就像系统的大脑,指挥各项任务执行,与此同时,后续还会尝试使用磁盘矩阵来存储重要规则库。

    终端设备方面,VT220

    字符终端分布在调度台和地服办公室,成为工作人员与系统交互的桥梁,点阵打印机

    IBM

    3262

    负责输出工单和报表,将系统处理结果转化为纸质文件。

    对外连接的网络设备上,目前空管部门和航空公司还没有信息化系统,不过随着今年年底五城骨干网络的建设完成,相应的商用计算机网络的建设也会提上日程,估计在明年年底的时候这些单位都会各自建设好相应的内部局域网,到时会利用百川网络设备与对方连接。

    机场内部的网络连接出于成本考虑大部分会通过同轴电缆将终端与主机相连,尽管传输速率仅

    10Mbps,这是连接系统各部分的重要纽带,至于对数据性能需求较高的地方则可以考虑使用光纤光缆。

    在设施布局上,主机房被打造成恒温防尘的空间,UPS

    电源为系统稳定运行提供保障。调度大厅里,中央磁性白板周围环绕着

    VT220

    终端和专用电话机,工作人员在此实时监控和调度机场运营,备份室存放纸质手册,由机械密码锁控制门禁,保障数据安全。

    基于物理架构,两人开始设计部署架构。

    秦奕指着物理架构图对陈宇说:“部署架构要规划系统在物理环境中的部署方式,得结合机场实际运营情况合理安排。”

    他们采用集中式部署方案,将所有系统部署在机场地下机房,通过同轴电缆或者光纤光缆连接调度大厅,为应对可能出现的故障,他们也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冷热备份策略。

    为拓展系统覆盖范围,他们还设计了边缘节点,远程雷达站通过调制解调器向主机发

第370章 一系列的架构设计[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