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协同决策系统的建设要点[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UC小说]https://m.uc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技术限制,没有使用一级雷达,而是使用羊城白云机场的远程雷达信号,而二次雷达机场则采购了漂亮国的
Raytheon
ASR8SS
型雷达,并将其部署于机场西侧独立雷达站。
台风路径数据目前主要依靠国家气象部门发布的信息,气象部门通过卫星云图、气象雷达等设备监测天气变化,将台风的位置、移动方向、强度等数据整理成规范格式,定期向民航部门传输,为机场应对极端天气提供决策依据,机场则需要从民航部门那边获取相关信息。
跑道占用情况数据,由机场塔台负责收集。塔台工作人员借助地面雷达、监控摄像头,实时掌握跑道上飞机的起降、滑行状态,再将数据录入专门的跑道管理系统,供协同决策系统调用。
航司运行控制指令,则是从航空公司的运行控制中心发出,运行控制中心依据航班计划、飞机状态、机组人员安排等信息,对航班运行进行全程监控与指挥,再通过专线网络将指令传输至协同决策系统。
除了数据收集的复杂性之外,在数据实时性、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方面,协同决策系统也比值机系统要高得多。
值机系统只需要帮助客户在值机截止前完成操作就行,系统响应时间
5
10
秒都能接受,断网时还能切换本地缓存,人工补录数据,可协同决策系统是生死时速,各类预警必须在毫秒级内完成计算,一旦出现系统宕机就可能导致区域空域瘫痪。
前世就有不少
CDM
系统故障造成巨大影响的事故。
2004
年
5
月
23
日,法兰国巴黎戴高乐机场
2E
候机厅发生屋顶坍塌事故,造成
4
人死亡、3
人受伤,尽管事故由建筑结构问题引发,但这也暴露出机场应急响应系统的严重缺陷,尤其是协同决策系统在紧急事件中的低效表现。
事故发生后,CDM
系统因数据处理能力不足,无法快速调整航班优先级,救援航班起飞许可延迟长达
45
分钟,远超正常情况下
5
分钟的阈值,而且消防、医疗、空管等多部门只能依赖人工电话沟通,导致救援航班和疏散航班的协调都不及时,造成救援延误。
此外,戴高乐机场作为欧洲航空网络的核心枢纽,此次调度混乱致使周边德意志、不列颠等国家空域出现连锁延误,当日欧罗巴范围内有
1200
架次航班受到影响。
再看
2008
年
8
月
10
日,京城首都国际机场的协同决策系统因软件逻辑错误导致崩溃,无法生成航班放行队列的事件,当时部门被迫切换至人工排班模式,然而人工处理效率仅为系统的
20%。故障持续
6
小时,直接引发华北地区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地航班大面积延误。
当日
487
架次航班延误,占计划量的
62%,最长延误时间达
8
小时,航司、机场及旅客直接损失估算超
2
亿元人民币,而且当时正值奥运期间,这一事件还引发外媒对华国空管系统可靠性的质疑。
此外还有
2015
年漂亮国洛杉矶国际机场事故、2017
年漂亮国亚特兰大国际机场事件等,这些事件都凸显出协同决策系统的实时性、稳定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基于这些考虑,秦奕为协同决策系统制定了四步走的研发计划。喜欢科技革命,从1984开始请大家收藏:
第355章 协同决策系统的建设要点[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