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科技革命,从1984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8章 ZXJ1000 样机研发完成[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UC小说]https://m.uc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谈到产品研发,侯韦贵满脑子都是农村市场对于数字程控交换机的需求,他心里太清楚了,农村地区的通信基础设施差得不像话。

    在那些偏远的村庄,唯一的通信工具可能就是村里小卖部那部时好时坏的手摇电话,线路常常被大风刮断,或是被雨水浸泡后就没了信号,甚至很多村子连一部能正常通话、声音清晰的电话都没有。

    可随着农村经济慢慢有了起色,乡镇企业像是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企业要联系外面的供应商进货,要和大城市的买家谈生意,村民们也渴望能和远方打工的亲人畅快地通上话,与外界沟通的渴望就像被点燃的火,越烧越旺。

    侯韦贵计划研发一款专门适配农村环境的数字程控交换机,功能无需太复杂,却要足够稳定、耐用,能适应农村多变的气候条件和相对简陋的安装环境。

    任争斐则有着截然不同的思路,他把目光紧紧盯在了城市市场。

    城市里商业活动频繁,写字楼林立,各类企业对通信的需求不仅量大,而且要求极高,他打算带领团队研发一款高性能、多功能的数字程控交换机,具备快速的数据传输能力、强大的电话转接功能以及先进的通信管理系统。

    不同的产品路线,自然而然地引出了不同的技术路线。

    兴中研发的第一款交换机

    ZXJ1000,在交换容量上,也就是交换矩阵的理论最大时隙数为

    32×8

    时隙,按照理论计算,能支持

    256

    路通话。

    相比之下,华伟的技术目标更为大胆激进,他们的第一款交换机

    CC08

    中的交换矩阵想要达到

    256×256

    时隙,从设计上来说,最大能同时支持

    65k

    路通话。

    但大家都知道,理论上的美好,在实际工程里往往很难实现,前世这两台交换机最终分别只能支持

    64

    路和

    1024

    路通话。

    更高的性能要求往往导致了更长的研发周期。

    侯韦贵团队和任争斐团队差不多是同一时间开始投身数字程控交换机的研发工作,如今过了将近一年,侯韦贵这边率先传来完成实验室验证的

    ZXJ1000

    原型机成功通过豫省龙都试点项目验证的好消息,而任争斐的

    CC08

    样机预计还需要三个月的研发时间。

    数字程控交换机和大多数电子产品类似,都由硬件和软件两大块组成,交换机的硬件部分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交换网络、控制、存储、接口以及电源五个模块。

    控制和存储模块所需的芯片,和百川交换机类似,目前只能从国外采购进口芯片,而最为关键的交换网络模块,却凝聚着侯韦贵团队的心血,采用了他们自主研发的

    HT01

    数字信号处理芯片以及交换矩阵。

    在软件方面,它搭载的是基于鸿蒙内核研发的

    Z

    OS

    操作系统,虽然用的是鸿蒙内核,但因为交换机的硬件环境与微机硬件环境截然不同,方文基本没有深度参与到

    ZOS

    的研发中来,这个操作系统大多是侯韦贵和任争斐团队合作研发出来的。

    只有在内核出现问题,大家都束手无策的时候,方文才会加入进来,和团队一起排查问题。

    为了让交换机能够适应农村那严苛的环境,侯韦贵团队做了大量适配性工作。

    在硬件冗余与抗干

第308章 ZXJ1000 样机研发完成[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