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大长公主殁了[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UC小说]https://m.uc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孝,出殡之日才不寒酸。”
“陛下,妾听闻先驸马爷,即镇国公府如今的世子,是先驸马爷的侄子,才貌双全,刚中了武举,倒是个不错的人选。”皇后娘娘提议道。
圣人赞同地点了点头,“镇国公府未因大姑与镇国公联姻失败一事而怀恨在心,这些年忠心耿耿,劳苦功高,便把他过继到大姑名下,也不辱他身份。”
“陛下英明,只是大姑还要过继一个女儿,妾没有好人选。”讲完,皇后娘娘看向李宥,“七郎,不知你可有人选推荐?”
这一刻,李宥脑海里浮现她哭得难以自持的模样,便毫不犹豫地举荐:“四嫂,臣弟以为先前追随大姑一起修道的穆二娘,是极合适的人选。”
“不,她不合适!”杨映兰一听到那个名字,怒血直冲天灵盖,不顾圣人和皇后娘娘在场,立即起身反驳。
圣人和皇后娘娘对杨映兰这般失态,也有些理解——这个节骨眼上,李宥举荐的,是与他有流言蜚语之人,枕边人就在旁边,吃醋是难免的。
然而,给大长公主选个义女,是迫在眉睫的事,哪怕与大长公主不对付的太后,为了堵住万民的嘴巴,已然下令了。因而,不论是谁,必须有人来当这个义女。
想清楚这一点,因提出反对意见的是瑞亲王妃,皇后便出言问:“有道是举贤不避亲仇,七郎举荐的这位穆二娘,可有什么过人之处?”
“四兄,四嫂,臣弟举荐她,原因有三:其一,她是东陵的徒弟,颇受大姑赏识,受大姑亲自调教礼仪,虽不是大家闺秀,却贤良淑德,不辱门楣;其二,大姑曾说百年之后最放心不下东陵,要她照顾东陵,让她当大姑的义女,想必大姑在九泉之下也是同意的;其三,她出身低微,哪怕得了大长公主义女的名号,也不会仗势欺人,远比从达官显贵家中挑选千金小姐过继,壮大其家族势力却存在隐患,要好得多!”
世人嘴里的东陵先生,在圣人和皇后看来,顶多是大长公主的面首而已,因从不兴风作浪又是个哑巴,没闹出什么笑话,宫中便对此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全当不知道。如今大长公主薨逝,东陵后半辈子怎么过,绝非二人担心的事。
是以,瑞亲王李宥提到的前两点,哪怕是大长公主亲口交代的遗言,圣人和皇后并不在乎。可是,第三点,说到了两人的心坎上。大晏王朝今年是建朝一百年,有道是创业容易守业难,李氏江山虽稳固,内忧外患却不少,最忌讳的是大权旁落,各大家族相互掣肘才能走得长远。
圣人好不容易用大谋略让各大家族保持微妙的平衡,若是为了大长公主葬礼风光,提拔了一个宗室女当其义女,那以后嫁人就要照皇室中人的待遇,让其与别的家族联姻,壮大了势力,便是对皇权的一大威胁!
因此,在瑞亲王李宥摆出这三点论据时,圣人和皇后娘娘斟酌过后,互递了个眼神。
无人开口说话的时候,对杨映兰是最大的煎熬!她顾不了那三大原因,满心想着李宥是为了一己私欲,抬高那个妖媚胡姬的身份,有朝一日就能跟她平起平坐了。在没有诞下孩子之前,她绝不容许此事发生!
杨映兰目光坚定,开始据理力争,“王爷所言句句不假,可是您所说的穆二娘,胡姬出身,在内廷干了十年,去年才放出宫,如今开个酒肆而已,干的也不是什么正经勾当,有什么资格当大姑的义女?她出身低微,又在市井,传了出去,恐怕难以服众!”
尽是往她身上泼脏水!
李宥心里有一股火气熊熊燃烧着,仍竭力克制,措辞严谨地质问:“不是所有人都像你这么好命,生下来就锦衣玉食的!她出身低微,不是她的错,她没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她在内廷当女官,没有浑浑噩噩瞎混日子,做好每一件事,很受尚宫赏识;她出宫开酒肆,也把酒肆办得像模像样,绝非不正经的勾当!她这么一个自强自立的女人,只因出身不如你,你就要把她贬得一文不值么?你的心怎么变得如此狭隘?”
一直以来,杨映兰竭力在进宫的时候,表现出跟李宥夫妻感情好的样子,没想到,今儿个却被他如此针锋相对,脸上挂不住,气得直跺脚,“四兄,四嫂,王爷这般偏向那个女人,你们倒是为我说句话啊!”
此时不论替哪一边说话,另一个人都会心有怨怼。圣人和皇后娘娘经历过多少大风大浪,不愿搅和进来,以回去找太后商量,起驾回宫了。
送走二人,李宥折回灵堂。
杨映兰立马拽住他的衣袖,“表哥,你非要为了她,让我这般难堪么?”
李宥没有回答,用力带出衣袖,毅然决然地走向灵堂。
121 大长公主殁了[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