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奈何她腰缠万贯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3章 徐氏的嫉恨[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UC小说]https://m.uc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鹿鸣宴之后,魏桓应该回京复命。但是因为他家乡是永州下属的淮安府阳明县,所以他派人回京,祈求能顺路回乡祭祖探亲。

    这也是人之常情,朝廷自然不会拒绝。

    而徐首辅看到这封折子后,更是多了一分笑意,觉得女婿是为了去接他女儿同返京城。

    不论是出自对他这位岳丈的讨好,还是夫妻俩的情分,他都是乐见的。

    但是,多年来两人未能养住一儿半女,每次想到女儿将来,他也不由忧心忡忡,所以,这次魏桓被点为永州主考官,他让女儿徐玉容到魏桓家乡魏氏族中看看,若是有天资不错的孩子,索性就过继过来,也算将来终身有靠。

    魏桓知道徐氏这念头,起初是不大愿意,此时要去接徐氏一起回京,想来是妥协了。

    所以,徐首辅很快让内阁给了批复,不过是晚回京几天,天启帝自然不会驳回,念及魏桓此次在永州监考的仁义之举,还让人送了赏赐到阳明县的魏家村。

    魏桓这边得到京城同意后,很快派去明水县打听的心腹就回来了。

    心腹到阳山村时,刘衡中举的消息已经传了回去,阳山村上下都是欢欣鼓舞。

    心腹打听刘衡的消息就格外容易。只是打听下来,众人都不知王氏是何处人士,也没见娘家人往来,只知道她是刘大力带回阳山村的。

    还有人提起刘衡早产,不足十月就生产的。虽然没足月,生下来一点不比其他足月的孩子小,生下来就哭声洪亮有力。

    这后一条消息,是阳山村刘氏族人津津乐道的,他们以此来证明刘衡生下来就不凡。

    就凭这两条,魏桓已经确定,这个王氏就是当年那个跳河的王氏,而刘衡,必定是自己的亲生儿子。

    他写了一封书信,让人送回阳明县,先找当年的人打听,最好能找到知道王氏跳河时是否有身孕之人。

    有了人证,他就可向刘衡说明身份,认下这个儿子,又能让魏氏族里先准备着,好及时填上族谱。

    另外,就是要说服徐氏,有了亲生的,不需要过继了。王氏是休离的,徐氏就是自己的原配。他想将刘衡记在徐氏名下。当务之急,得先去信让徐氏不要定下族中过继之人。

    至于王氏……他的想法是,认下刘衡后,先将王氏送走,找个地方安顿。若是王氏不安分,那就不能怪他心狠手辣。

    他不能让王氏拖累了儿子的前程。

    魏桓在这边仔细打算,却不知道,他的心腹到明水县查回的消息,也很快有人送了一份到阳明县的徐氏处。

    阳明县魏家村的魏桓祖宅,徐氏送走了几个来打秋风的魏氏族人后,收了端庄笑意,不耐烦地回到后院,躺在坐榻上,让人捶腿歇息。

    父亲让她过继个孩子,但这些一个个蠢笨如猪的,怎么配当她的儿子?若是自己的儿子还活着……想到早夭的那个孩子,她的手下意识摸到了自己的肚子,为什么不能再有第四个孩子?为什么老天对她如此残忍,要一

第123章 徐氏的嫉恨[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