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五章 杂志社[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UC小说]https://m.uc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洛杉矶有个好莱坞,洛杉矶也有个湖人队。拥有好莱坞这等“芳邻”的湖人队倘若只是平平淡淡地拿个总冠军了事,未免太对不起天下喜欢起哄的好事球迷,尤其是“四大天王”聚会于斯,湖人不啻NBA第一“大宅门”。既是大宅门,弄出点儿大动静也就理所当然,甭管是元妃省亲式的荣耀,还是爬灰养小权子式的暖昧,都为我辈趋炎附势的平民百姓津津乐道,看NBA,也正是图这个乐儿,这叫“看热闹的不怕事儿大”。
赛季尚未开战,大宅门里先开了战。奥尼尔看不惯科比,来了句“这是俺的球队,谁不服谁走人”,科比当然不服,回了句“你管你的内线,俺管俺的外线”,摆明要和老大划地盘。这一幕极似香港黑帮片,一个
飞扬跋扈的老大,一个野心勃勃的老二,两个墙头草式的帮中元老,却很少站错队。自从吴宇森去好莱坞,香港这一套也就成了好莱坞黑帮电影
的嫁妆,比非典还快,就近传染到了湖人队。
黑帮毕竟离我们的生活太远,以我个人的经历相比照,眼下的湖人队非常类似于改革年代机关气息极浓的事业单位,在我大学毕业时,曾错投了猪胎,到了一家高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旗的党刊(简称“社精杂志”),彼时,就曾发生了与湖人队相似的“内部矛盾”,一二把手之间明争暗斗,诸如发行部主任、广告部主任等中层干部卷入其中,这使我甫一走入社会,即接触到了官本位的丑陋,乃至中国人的丑陋,这使我最终选择了逃离。现在想来,幸甚幸甚。
为了说明在下所言不虚,非无妄之谈,我可以列出相对比的阶级斗争英雄谱:这是《湖人》杂志社的主要成员。奥尼尔是个专权的一把手,为了维护个人利益和权威,他不允许任何人轻视他的存在,不允许任何人轻易改变他控制下的一草一木。科比呢,就是那个年轻有为的二把手,他业务能力很强,拥有改变现状的万丈雄心,但他私心同样很大,而且还有点生活作风之类的小辫子。而马龙和佩顿则是那种
已届退休却还没混上高级职称的“老光棍”,他们
从《爵士》杂志社和《雄鹿》杂志社调过来,无
非是希望借助奥总编的力量评上“总冠军”职称,
他们没必要趟“阶级斗争”的浑水,可也不能站错了队一经过审时度势,都站在了一把手这边。
这个对比我认为很恰当,奥尼尔和科比与当年党刊的一二把手高度神似;马龙“邮差”,自然是发行部主任;佩顿“大嘴”,自然是广告部主任。像这样的杂志社,一场一地鸡毛的“窝里斗”之后,一定会有各种各样、站在不同角度的“阶级斗争史”,大致会产生以下三个版本:
A.奥总编是个党性、原则性极强的领导干部,他发现了杂志社部分同志错误的舆论导向以及编辑方针,针对报道中有违四项基本原则的苗头予以及时纠正,并对科比副总编等年轻同志做了大量思想工作,最终使他认识到工作方式方法的严重问题,回到了杂志社广大群众温暖的阶级友爱中,避免了滑向个人英雄主义泥潭的危险倾向。
B.科比副总编是个锐意革新、年轻有为的领导干部,他顶住各方面压力,打破了《湖人》杂志社长期以来吃大锅饭的局面,极大地调动了年轻人的积极性,在科比带领下,《湖人》杂志社调整了办刊定位,由一本专业篮球技术杂志转向时尚型杂志,并获得了大量的青少年读者。为了从大局出发,本着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科比策略性地保护了老同志的利益,让他们承担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从而避免了内部矛盾激化,使《湖人》杂志社在稳步发展的基调上前进。
C.马龙和佩顿是业务与人品俱佳的老党员,当杂志社内部出现因工作方法问题产生的矛盾时,他们一方面努力完成本职工作,起到了老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一方面积极协助奥总编加强杂志社管理,加大对年轻同志的“传、帮、带”力度。正是由于他们在基层的工作成绩以及良好影响,才使杂志社在奥总编的正确领导下得以健康发展,避免了左倾冒进主义,同时使杂志社内部的民主气氛达到了空前高涨的局面。
以上三个版本把湖人“四大天王”分成了三股势力,从各自的险恶用心来看,三股势力都不是省
第八百一十五章 杂志社[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